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科学研究>>科技信息>>正文

我校稻作所选育的“滇杂39、滇杂40、滇杂41”通过田间鉴评

来源: 不详    时间:2008年01月20日    浏览量:

    本站消息 (科技处报道) 8月26日,受省科技厅委托,由我校科技处主持,邀请专家组成鉴评专家组,对我校稻作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粳稻新组合“滇杂39、滇杂40、滇杂41”进行田间鉴评。
    鉴评专家组察看了位于禄劝县屏山镇鲁溪村的种植现场、听取了负责人汇报、查看了相关技术资料,认真讨论后一致认为:“滇杂39、滇杂40、滇杂41”育种程序清楚,遗传性状稳定,农艺性状优良,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田间生长清秀。同意通过田间鉴评并建议区试结束后申报云南省品种审定。
    据悉,“滇杂39”是用合系42-7A不育系与南45恢复系组配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06—2007年参加云南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41.29千克/亩。自2004年起在昆明、曲靖、红河、大理、保山等省外试验示范累计600余亩,产量在548.5-980.5千克/亩之间,平均产量820.3千克/亩。
   “滇杂40”是用楚粳23A不育系与优质抗病的恢复系南34组配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06—2007年参加云南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99.71千克/亩。自2003年起在昆明、曲靖、红河、大理、保山等省外试验示范累计1200余亩,产量在618.5-1001.5千克/亩之间,平均产量963.4千克/亩。
   “滇杂41” 是用合系42-7A不育系与南43恢复系组配育成的杂交粳稻新组合,2006—2007年参加云南省杂交粳稻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35.14千克/亩。自2004年起在昆明、曲靖、红河、大理、保山等省外试验示范累计650余亩,产量在650.0—980.0千克/亩之间,平均产量737.0千克/亩。

图片

作者:佚名

图片:

编辑:

上一条:胡先奇教授、喻盛甫教授主持的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通过中期检查
下一条:烟草科技之雨及时洒落烟农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