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科学研究>>科技信息>>正文

加快成果转化 激发科研活力  创新驱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
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十大科技进展成果发布

来源: 新闻中心    时间:2016年12月29日    浏览量:

本站消息 2016年12月28日,学校2016年科技工作会在西苑图书馆报告厅召开。校党委书记吴伯志出席并讲话,校长盛军作会议主题报告。副校长葛长荣主持会议,在家校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全面总结2016年科技工作情况,明确2017年科技工作方向及目标,安排部署工作计划及重点任务。会议还发布了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十大科技进展并颁奖,盛军校长与部分学院院长代表签订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责任书。

盛军校长作题为《加快成果转化 激发科研活力 创新驱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党的十八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深入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高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形势,准确把握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的新要求,加快落实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新常态,积极对接区域行业发展新指针、适应科技成果质量新评判、应对科技成果转化新挑战、创新驱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新征程。针对2017年的科技工作要点,盛军校长要求: 一要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二要激励高水平成果产出,提升学校科研水平;三要聚焦重大问题,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四要整合资源力量,实现平台高效运行;五要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六要结合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促进科教深度融合。

吴伯志书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云南省委第十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云南省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科技创新新动能,作为云南省省属重点高校的科技工作者,要以科研项目为依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团队(尤其是跨学科团队)为抓手,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地方发展战略,聚焦国家地方重大需求,切实发挥科技对全省产业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就如何确保2017年学校科技工作各项措施取得实效,吴伯志书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和扬长强优、重点突破,要在省委第十次党代会和学校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引领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推进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田洋、杨生超、赖毅分别作《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科技工作报告》、《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解读》、《我校科研论文ESI1%引用情况》三个专题报告。李元、朱海山、李成云、陈军文、赵鸭桥、魏红江、秦莹作交流发言;举行了中青年教师论坛,12名来自相关学院的中青年教师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

延伸阅读:

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十大科技进展成果简介

为提升云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影响力,学校决定举行“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活动。经过各学院组织申报、形式审查、校“科学研究与学术规范专门委员会”专家两轮评审等程序后,“滇紫甘薯系列品种选育及产品开发”等10项成果入选云南农业大学2016年十大科技进展。“云南农业大学十大科技进展”的评选活动自去年启动,以后每年都将继续组织评选,活动对营造学校良好的科研生态、提升学校科技的整体水平和增强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将会发挥积极作用,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赢得较高的声誉。

一、滇紫甘薯系列品种选育及产品开发

完成人:郭华春等

本成果针对市场需求,开展紫甘薯新品种的选育。通过冬季海南杂交,春季昆明繁育实生苗,利用云南复杂生态条件多点评价等方法提高选择效率,加速育种进程,选育登记了“滇紫甘薯1号、滇紫甘薯24、54、66、88、92和112”共七个紫甘薯品种并研究了其配套栽培技术。育成的滇紫甘薯系列品种在产量和花色苷含量上都优于对照,产量分别比山川紫增产 50.87-107.08%,花色苷含量分别较对照高2.91-225.82%。滇紫甘薯系列品种选育成功,填补了云南紫甘薯品种选育的空白。成果转化中注重产学研结合,建立了紫甘薯生产基地,带动农民增收,推广面积占云南紫甘薯面积80%;与企业合作开发“紫薯面条、紫薯冲调粉”等紫薯新产品,实现企业增效,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成果共选育登记紫甘薯品种7个;申请专利13项,获授权8项,公开和受理5项;发表论文33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各1部。经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突出,在紫甘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相结合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紫甘薯UV-B耐受性研究及紫甘薯雾培快繁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二、首个丹参基因组成功破译

完成人:张广辉等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我国重要的大宗中药材之一,主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丹参为原料的药品有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冠心片、丹参注射液等。2016年,云南农业大学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昆明理工大学和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成功完成了丹参基因组从头测序。项目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和三代单分子测序技术,成功完成了高度杂合的丹参基因组组装,组装基因组大约641 M,Contig和Scaffold的N50分别为82.8 kb和1.2 Mb,并在基因组中预测到34,598个编码蛋白的基因和1,644独特的基因家族,获得世界上首个丹参参考基因组,为今后丹参新品种选育、揭示丹参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丹参酮和丹参酚酸生物合成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供了重要的遗传基础。丹参参考基因组研究论文“Hybrid de novo genome assembly of the Chinese herbal plant danshen (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GigaScience,最新影响因子为7.463。

三、云南特色食用花卉精深加工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示范

完成人:吴荣书等

利用云南“花卉王国”的食用花卉资源,进行精深加工,率先将花卉由观赏往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方向进行利用与产业化发展,开创了花卉食品系列化生产与产业化发展的先河,并从原料种植、精深加工、产品质量控制、市场运作、品牌培育五个方面构建了全产业链发展的技术体系,为整个产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率先提出利用花卉的色泽和香味调整食品的色香味,杜绝了食品中常规方法采用合成香精色素调味调香的安全隐患,研发出天然健康花卉食品新产品70多个,并将50个产品进行产业化生产投放市场销售,将云南鲜花以美食的方式推广到千家万户与国内外市场,打造了云南高原花卉食品特色产品品牌。成果为云南花卉产业找到新的亮点与发展方向,带动了整个花卉产业的精深加工,带动了云南多家企业与合作社和农户进行食用花卉的发展,近3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2376.75万元,税收1914.79万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取得了巨大的示范效果。2016年4月26日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开发,集成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方面为国际先进水平。

四、弓形虫基因型种群结构研究获重大创新成果

完成人:邹丰才等

弓形虫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该研究历经8年,首次系统地对云南16地州市的11种动物弓形虫病的流行趋向、传播风险进行了研究,并对当地动物、人群感染弓形虫的风险因子进行了深入分析。首次报道了云南藏猪、驴和昆明宠物犬、云南边境西双版纳州猪等动物弓形虫病感染状况,在全球首次报道孔雀和云南候鸟红嘴鸥弓形虫感染状况;为兽医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首次发现云南猪、猫弓形虫优势基因型均为ToxoDB9;率先揭示了猫源弓形虫基因型典型II型、山羊弓形虫基因型I型在中国的存在;山羊弓形虫ToxoDB 9型属世界首次报道。发表论文13篇,包括SCI收录8篇(累计IF=21.069,其中IF>3有5篇),他引次数111次。该成果获得2016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五、高原特色火腿、牛干巴生产技术创新

完成人:黄艾祥等

高原特色火腿、牛干巴是云南特有、著名的腌腊肉制品,作坊式、冬季才能腌制等传统方式制约其发展。项目以标准化车间为依托,采用低温高湿腌制(4-8℃、RH 80-90%,21~28d)、中温低湿晾晒(10-15℃、RH50- 55%、牛干巴30d、火腿90d)、高温中湿发酵产香(20-25℃,RH 60-65%,牛干巴30d、火腿240d),实现火腿、牛干巴全年生产。产品次品率下降了50%,FFA、FAA及挥发性香味成分增加(P≤0.05),市场占有率提高8-12%。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发布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牛干巴。产品市场的拓展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品牌影响力,牛干巴及禽蛋产品造就了“华曦huaxi及图”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大河乌猪火腿为云南名牌农产品。本技术荣获2016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六、利用基因编辑与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多种基因编辑动物个体

完成人:魏红江等

采用TALENs和CRISPR/Cas9基因打靶技术对猪和羊进行基因修饰,实现了这两种技术对大型哺乳动物基因打靶的突破,解决了制备基因打靶动物效率极低的问题。获得了敲除MSTN基因克隆羊、敲除DMD基因小型猪肌肉萎缩症模型、以及用于异种器官移植的敲除GGTA1基因克隆猪,该成果以云南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分别在SCI学术刊物《Scientific repor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发表,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228,累计影响因子10.632。同时,成功获得了用于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GTKO/hCD55/hCD59三个基因修饰的克隆猪,该项结果已通过成果鉴定;并与全球首家利用猪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的上市公司-湖南赛诺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构建胰岛细胞异种移植供体猪。该成果获得2015年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七、云南农业大学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获科技部批准成立

完成人:李成云等

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是2015年12月经科技部正式批准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由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大学共同建设,实验室的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我校的朱有勇院士担任,李成云教授为实验室副主任。实验室立足于云南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面向国家战略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的需求,服务于国家和云南生物产业发展,解决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特色生物资源发掘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集聚和培养生物多样性一流人才,加强与南亚、东南亚合作与交流,使其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重大科学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基地,最终成为国际上在生物产业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机构之一,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实验室共设立了特色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重要生物类群的系统演化与适应、关键区域的生态功能与生态建设三个研究方向。云南农业大学将在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境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方面,保持研究特色和国际前沿地位,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高原特色农业的建设提供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和人才支撑。随着实验室的启动和运行,将围绕上述研究方向,凝聚人才、集中设备和资源优势,协同创新,为我省生物资源的深度研发和高级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劲动力。

八、高产优质抗病滇型杂交水稻选育制种技术研究及示范推广

完成人:陈丽娟等

自1968年育成我国第一个粳稻不育系以来,滇型杂交水稻在李铮友教授等老一辈科技人员选育的滇型细胞质不育体系的基础上,获得新成果。目前,滇杂品种占云南杂粳种植面积的70%以上,还推广到四川、贵州、陕西、湖南、河南等地,扩大了云南的农业科技影响。2014~2016年累计推广200多万亩,新增稻谷1.24亿千克,为农民新增总收益4.2亿元。2015-2016年育成5个通过云南省审定杂交粳稻新组合,2个不育系通过鉴定。研制了杂交粳稻繁殖制种技术规程,突破了杂交粳稻种子生产产量和质量难保证的制约,实现滇杂规模化繁殖制种,产量居于全国领先水平。滇杂品种抗病性强,降低了防病的成本,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生态和经济效益明显。在推广过程中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提高了边疆民族学习、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农民观念的转变和社会的进步。

九、云南企业在缅甸、老挝种植农产品返销政策研究

完成人:李雪峰等

由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华侨工作委员会与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主要对云南企业在缅甸、老挝种植农产品返销政策作具体的调研、分析与研究。由于云南自身的粮食供给与收储安全的保障能力有限,云南对粮食的需求存在较大缺口,而在缅甸、老挝种植农产品又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产品返销满足了云南对相关农产品的需求。虽然我国政府与相关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在这些政策的施行实践中,显现出许多问题与障碍,使种植企业的农产品返销困难重重。该项目在通过对国家相关政策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对大量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和调研,分析了我国和东道国在政策实施层面显现的问题与障碍,并从我国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该研究报告报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省委政策研究室、省人大、多位省部级领导及省相关厅局,对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影响力。

十、版纳微型猪近交系选育与研究

完成人:曾养志、霍金龙等

该项目从1980年2月选组基础群零世代开始,采用国际上从未采用过的高度近交方式——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克服了早期世代中出现的严重近交衰退现象,使近交系存活并连续继代。经过每个世代的连续高度近交,2003年进入20世代,达到国际近交系培育标准,2005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014年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已进展到28世代,并出版了130万字专著《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研究进展》。版纳微型猪近交系是世界上第一个培育成功的大型哺乳类实验动物近交系。该项成果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我国特有地方猪种资源、自己独创的技术独立完成的、属于我国原始创新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版纳微型猪近交系在生物医学实验动物产业和异种器官移植生物材料产业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图片

作者:陈智鑫 刘俊

图片:

编辑:陈智鑫

上一条:我校“独特仿生种植技术体系打破三七连作障碍”进入2016年云南十大科技进展评选
下一条: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参与“绿航星际”生态生保试验顺利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