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消息 3月6日,2025年云南省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建设推进会在学校召开。省科协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省农技协)队长贾兴勇、昆明市科协副主席何文林、学校研究生处和14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等30人参加,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专家服务处副处长、省农技协副理事长杜发春主持会议。

杜发春在会上汇报了科技小院的运行管理情况。目前云南省形成了洱海流域科技小院集群、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集群和东川干热河谷科技小院等三大集群,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从2020年开始的6家发展到2024年建成27家,其中首席专家来自学校的有23家,占85.2%。目前在运行的14家科技小院状态良好,建议按照学校科技小院管理办法,对国家级科技小院给予农民院士科技服务站的待遇。
学校科技小院负责人杨正安、汤东生、邹丰才、姬广海、方崇业、希从芳、赵鸭桥、代佳和、欧阳铖人、冷静、王传禹、敖平星等依次做交流发言,汇报了各小院自建院以来的运行情况和2025年的工作计划。学校研究生处副处长段新慧解答了各位科技小院负责人关心的研究生招生名额问题,她表示研究生处将保障科技小院的招生指标,同时会和各个学院交流争取常驻专项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更加活性化,积极鼓励把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落实在科技小院。

贾兴勇对学校长期以来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建设给以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今后继续发挥科技小院在破解“三农”难题的优势,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一要多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协同,融合教育、产业、创新链,延伸研究生教育至田间地头,贯通产学研链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二要大力培养乡村振兴人才,以乡村科普实践立足科技创新,将科学传播深度嵌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技术革新与农民科学素质培养协同发展。三要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扎根基层,把握高原特色农业核心需求,整合绿色技术,转化科技创新成果,服务农业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