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消息 2022年11月30日,在农业农村部第625号公告国家审定水稻品种名单中,首次出现云南培育的4个粳稻品种,我校稻作研究所选育的2个滇型杂交粳稻新品种“滇禾优615”(国审稻20220301)和“滇禾优61”(国审稻20220300)名列其中,这是我校水稻品种首次通过国家审定,也是西南地区的首次实现粳稻国审品种零的突破。
长期以来,国家农作物审定中没有设置长江上游粳稻区域试验组别,致使这一地区粳稻品种不能试验国家审定。在云南农业行政、科研、教学等部门10余年的长期努力下,2019年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批准设置长江上游高海拔粳稻品种自主试验。经过三年严格试验,我校选育的“滇禾优61”和“滇禾优615”两个粳稻新品种表现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抗病性强、耐冷耐旱、品质优等优良性状,符合国家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这也是西南地区三系法杂交粳稻品种首次通过国家审定,将在云贵川陕粳稻地区得到快速应用,助力乡村振兴。
始于1965年,我校在全国率先开展杂交粳稻育种技术研究,在李铮友教授带领下,创建了原始创新的滇型杂交粳稻育种技术体系,实现0到1的突破。历经50余年传承坚守和创新发展,不断发掘利用水稻优异种质基因资源,培育出一系列广适、抗逆、优质、特色、多元的滇型杂交粳稻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将在云南省及长江上游粳稻区得以推广应用,发挥增粮潜力,保障粮食安全。


图1 滇禾优615田间长势

图2 滇禾优615在宜良大面积推广种植

图3 滇禾优615在澜沧县竹塘乡山地旱种示范推广

图4 澜沧县竹塘乡山地旱种院士团队现场考察

图5 滇禾优615种子及其稻米产品

图6 滇禾优61田间长势

图7 滇型杂交粳稻育-繁-推 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