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社会服务>>智力支持>>正文

科技创新引出绿色“扶贫经”

来源: 新闻中心    时间:2019年04月16日    浏览量:

贫困在哪里?科技扶贫就去那里!创新在哪里?企业产业就到那里!攻坚在哪里?贫困帽子就脱那里!在2019年4月8日中国工程院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科技扶贫工作推进会上,朱有勇院士说起了四年来扎根澜沧县竹塘乡,因地制宜,带领拉祜老乡把青山变成金山的绿色“扶贫经”。

2015年,中国工程院开始结对帮扶澜沧县。作为年富力强的“60后”院士,定点扶贫的任务落在了朱有勇肩上。朱有勇院士带着团队驻扎在竹塘乡蒿枝坝,走进田间地头、深山密林开展实地调研。他发现,澜沧县无论是热量、水源、降雨,还是土地条件,都堪称“优越”,是一个不应贫困却又深度贫困的边疆地区。朱有勇院士团队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利器,确定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科技扶贫思路,决心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依靠科技发展绿色农业扶贫产业,换道前行,把青山变成金山,帮助边境直过民族尽快脱贫致富。

经过对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分析后,朱有勇院士将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新技术在这里落地。该技术充分利用热带河谷的冬闲田降雨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生态条件,能有效抑制病虫害,减少60%的农药用量,大幅度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更好地示范带动致富,朱有勇院士团队积极探索出“院士+公司+基地+农户”的“4+”的科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模式,即院士团队负责出技术定标准和指导,公司投资做市场打通物流,合作社或生产基地提供土地资源,农户以劳力投入并享受分红,四方共同参与管理。有多年种养殖生产经营经验的澜沧马开农牧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首家合作企业。公司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当地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示范带动领着老乡一起干。竹塘乡的村民们在院士、专家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之下,尝到了“科技”带来的甜头,也开始尝试自主种植;而院士、专家和公司仍持续抱团,继续帮助农户解决技术、物资及销售方面的问题,大家齐心协力做好脱贫工作。2016年10月,院士团队在蒿枝坝冬季马铃薯百亩示范和冬早蔬菜50亩示范成功。2017年,在全县25个村寨示范2000亩;2018年,在全县38个村寨示范3200多亩。冬季马铃薯在11、12月播种,翌年3、4月收获,澜沧将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鲜薯产区之一。冬季马铃薯平均亩产2.5-3.5吨,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成为澜沧科技扶贫的重要抓手。

朱有勇院士团队在调研中发现澜沧县境内有大面积退耕还林的思茅松,林下经济大有文章可做。松林气候环境适宜三七生长,同时松树的挥发物具有很好的驱虫防病作用,在澜沧发展林下优质中药材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朱有勇院士又给澜沧带来了一项“能转化到土地里”的创新科研成果——林下有机三七技术。林下有机三七种植坚持“不准施用一粒化肥,不准使用一滴农药”的品质控制标准,让中药材回归山野林中,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有机三七,从生产过程保证了药材质量。该技术不占农用地,生产成本低,价格高效益好,是一条“发财”的好路子。在小广扎村民小组和老炭山村民小组的林下三七种植基地,“两不准”的品质控制标准和“三证制度”的管理规范以最醒目的方式立于入口处。“三证制度”是指企业规范种植林下三七需要三张证书,一是企业承诺书、二是技术授权证书、三是政府的林下三七种植规划认定证书。企业首先在规范种植承诺书上签字,经资质评审后获得院士签发的授权书,最后由澜沧县颁发种植认定证书。“三证制度”准入机制在政策、规划、监管等方面打出一套组合拳,初步探索出以产业规划为基础、知识产权为统领、企业为主体的绿色有机产业发展新模式,为边疆民族地区探索出一条依托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竹塘乡募乃村小广扎小组的一片思茅松树林下,1000多亩林下三七长势喜人,有的已经长到50多厘米,明年就可陆续采收。林下有机三七预计每亩产量50公斤至80公斤(干重),村民每亩林下三七可收入5万元至15万元。

扶贫先扶智。澜沧县少数民族群众科技文化落后,广大贫困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生产方式落后等制约了脱贫发展。朱有勇院士团队不仅为拉祜山寨带来了最新科技,也带来了“最强大脑”,实现了科技扶贫和教育扶贫的双推进。2019年4月,第二期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结业。本期实训班开设了马铃薯班、养殖班、果树班、蔬菜班、中药资源班、林下三七班和村干部班,招收了600名农民学员。实训班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把整个培训过程分成整地栽种、病虫防治及田间管理、采收及市场营销、总结及自我规划4个阶段,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理论、教生产,把课堂直接设在田间地头,指导教师一边示范学员们一边现场操作,直至学懂学会,实际产量、市场效益和示范带动效果就是考核内容。这是全新的教学模式,目标是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学员学成返乡后将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带回家乡推广,变成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洒遍澜沧大地,形成脱贫攻坚的“星火燎原”之势。到目前为止,院士专家已培养了840名乡土人才,这些学员回乡以后为脱贫致富发挥了带头作用。有的学员回乡后带领村民发展了冬季马铃薯产业和冬季蔬菜水果,促进了整村的扶贫工作;有的学员回乡后组织合作社带领全村发展林下有机三七产业,推进了整村脱贫;有的学员回乡后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实现了脱贫致富。

朱有勇院士的绿色“扶贫经”让蒿枝坝的花儿红了,取得了“五个一批”的突出成绩:成功推广了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林下三七、番茄新品种、林下滇黄精、林下滇重楼、水果新技术和饲草新品种等新技术;培养了1440名懂技术、会推广、善带动的乡土人才;示范了林下有机三七示范样板、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样板等成果;培引了一批企业从全国各地到澜沧落户,助推科技扶贫产业成为澜沧县的脱贫工作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了小广扎村林下三七产业整村脱贫和蒿枝坝村冬季农业整村脱贫。

位于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的“科技小院”里,朱有勇院士团队已进村帮扶了四年。当地百姓不仅学会了各种种养殖技术,更实际的是钱包渐渐鼓了起来,都切实感受到科技创新带来的变化。“澜沧江边蒿枝坝,林下药材满山崖,生态有机三七花,人人见了人人夸。澜沧江边蒿枝坝,冬天洋芋美如画,根深叶茂个头大,家家都有致富花。”快乐的拉祜人用歌曲来表达对院士科技扶贫的感激之情。“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把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朱有勇院士把论文写在边疆贫困地区的大地上,身体力行地诠释了科技扶贫的光荣职责。

图片

作者:李莉

图片:

编辑:李莉

上一条:葛长荣副校长应邀参加教育部领导赴楚雄调研扶贫工作
下一条:李玉院士团队深入澜沧县、南华县调研指导食用菌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