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报纸>>正文

云南日报:思政课建设要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作出更大贡献

思政课建设要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 云南日报    时间:2024年06月12日    浏览量:

5月11日,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思政课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思政课建设中,要着力解决好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根本问题、根本目标,努力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在培养时代新人方面展现更大作为,为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作出更大贡献。

着力解决好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丰富、发展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今,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各种思想交融和冲突,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面临着复杂环境的挑战。着力解决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

着力解决好思政课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着力解决好思政课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一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指引着人生的前进方向,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理想,把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把为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扣好大学生人生的一粒重要扣子。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要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积极投身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着力解决好思政课坚定信仰、坚定信念、坚定信心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着力解决好思政课坚定信仰、坚定信念、坚定信心的根本目标,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使广大学生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使思政课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强理论之供给,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深刻把握这一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让思政课在大学生最长久的学业陪伴中,对学生产生最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引导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作者系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新闻链接:https://epaper.yndaily.com/app_ynrb/2024-06/02/content_9979206.html

图片

作者:王飞

图片:

编辑:潘伟荣

上一条:云南日报:普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环境土壤学》正式出版
下一条:云南日报:夯实思想之基 严防“指尖上的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