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网络>>正文

新华网:村里来了院士团队 拉祜族群众乐了

来源: 新华网    时间:2017年05月12日    浏览量:

新华网昆明5月10日电(陈静)四月末,云南省澜沧县蒿枝坝村的沙土地里,冬季马铃薯喜获丰收。李娜朵拿着一个大马铃薯喜滋滋地告诉记者,“今年收入可比以前多多了。

小村庄的新变化

说起李娜朵家变化的起因,还得从2015年说起。

2015年,中国工程院开始结对帮扶澜沧县。2016年以来,由朱有勇院士牵头的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项目组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在澜沧县竹塘乡东主村和云山村蒿枝坝村民小组开展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林下三七、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项目示范点建设。

这个小村庄以前大部分农户居住着茅草房、杈杈房,村容村貌脏、乱、差,村内道路交通不畅。因为院士团队的到来,小村庄开始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一块写有中国工程院澜沧冬早蔬菜产业扶贫示范的牌子立在田垄旁,蔬菜园里郁郁葱葱。

澜沧马开农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开祥介绍,农户出租土地同时到基地工作,学习技术。到了明年,这片“试验田”就会还给他们,而院士、专家和公司则会提供技术、物资及销售方面的支持。

“以前我家一年就1万多块钱收入,现在在基地干活加上租地费用,一年收入有五六万。钱也得了,技术也学到了。”村民李小换说。

朱有勇院士团队发现,澜沧县的气候环境适宜三七生长,于是在竹塘乡海拔1500米至1900米的思茅松林下开展林下三七种植试验。

“目前,各试验点出苗情况良好,如果能顺利度过雨季,存苗率达80%以上便可在适宜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对百姓脱贫致富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竹塘乡综治维稳办主任赵永华说。

“这种把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与科技运用结合起来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农村经济效益和观念更新双丰收。”竹塘乡党委书记黄镇告诉记者。

意识大转变

早上,朱永情起床后就要打扫自家院落,这已成为他和大部分村民的习惯。

而过去,可不是这个样子。

朱永情告诉记者,以前种菜被虫吃,自己都不够吃,更谈不上卖。工程院专家来了之后,蔬菜产量提高了,种上了冬季马铃薯,吃不完还能卖到外地,大伙的积极性高了。

“整个村子都变了,以前早上很多人在睡懒觉,现在都起来干活了。”

农户李娜袜家里家具家电齐备,院落整洁。“以前我们种植养殖没人指导,现在专家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挖坑、浇水、播种,我们很有信心啊。”

去年10月,一座“科技小院”建起来了,院士、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当地农民科学种植、养殖,村民们也常常围着院士团队的专家请教技术要领。有了这些“专家朋友”,贫穷闭塞的蒿枝坝不再“孤立无援”,大伙底气足了,村里的变化大了。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说起这次帮扶,朱有勇院士用“互补”来形容。

“一方面,我们带着科研成果去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另一方面,在扶持中出现的状况又激励着我们的教授进一步研究,进一步去解决问题。”朱有勇说。

“这才是真正的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在帮扶过程中,朱有勇团队制定了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规划:短期种冬早蔬菜,中期种水果、养牛羊,长期进行林下资源开发。

“现在,我们的冬季马铃薯填补了每年3到5月全国鲜少有新鲜马铃薯的空白,竹塘乡成为云南省高等院校的蔬菜供应基地,还供不应求。”朱有勇说。

而长远来看,开发林下资源种植中药材,不仅是项富农产业,更是让中药材回归山林,探索中医药发展路子的有效方式。朱有勇院士认为,这是带动澜沧山区老百姓增收致富十分具有潜力的产业,同时还可以引导老百姓去植树造林,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

“这就是科研与生产,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路子。”朱有勇说。

朱有勇院士坦言,素质性贫困依旧是难题。中国工程院正在向云南省教育厅争取产教融合项目,有望构建一个产教融合的普洱市职业教育澜沧分中心。

“这所职业学校将设置土豆班、蔬菜班、林下三七班等特色班级,以田间为课堂,带动老百姓学到真技术,实现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朱有勇说。(完)

新闻链接:http://www.yn.xinhuanet.com/original/2017-05/10/c_136271640.htm?from=groupmessage

图片

作者:陈静

图片:

编辑:刘俊

上一条:新华网:“互联网+”高原特色产品大学生创业实战玩得真
下一条:云南网:云南农业大学首届民族文化活动周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