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网络>>正文

新华网:云南:院士入村助直过民族拔穷根

来源: 新华网    时间:2017年05月27日    浏览量:

新华网昆明4月28日电(罗春明)对于近年来村子里发生的变化,云山村村支书李明用“难以置信”来形容。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云山村是直过民族拉祜族聚集村,原先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落后。2012年以来,变化悄然发生:泥泞不堪的道路硬化了,村民喝上了安全饮用水,茅草房、杈杈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

更让李明感到踏实的是,村里有了稳定的增收产业。2016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3763元,比2012年增加了2470元。“这让我们对2019年脱贫出列充满了信心。”

而李明的信心,来源于活跃在村子田间地头的一群院士、博士。

精准把脉 拉祜山寨找到了脱贫路

2015年起,中国工程院开始定点结对帮扶澜沧县,并相继在云南农业大学、澜沧县成立专家扶贫工作站和云南澜沧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促进院士、专家科技成果在云南的推广与转化;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的资源优势,组织院士专家开展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打造精准扶贫示范区。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依托云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组建由朱有勇院士牵头,云南农业大学学科骨干与县乡农技人员组成工作组具体负责实施。

脱贫攻坚,“路子”是关键。为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带着云南农业大学调研组多次深入澜沧调研。

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项目组成员、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教授朱书生说,那段时间,朱院士白天在田间观察记录,晚上召集大家讨论研究,目的就是找准当地最适合的种植项目。

朱有勇院士团队对澜沧县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进行了科学分析后认为,这里具备发展冬季马铃薯和冬早蔬菜产业的条件。冬季马铃薯在11、12月播种,翌年3、4月收获,澜沧可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鲜薯产区之一。

在调研中,朱有勇院士团队认为,澜沧县境内有大面积退耕还林的思茅松,林下经济大有可为。他们发现,澜沧县的松林气候环境适宜三七生长,于是决定开展林下三七种植试验,建立林下三七种植技术标准。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调研和科学分析论证,朱有勇院士团队决定在云山村蒿枝坝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科学养殖、种植示范项目和素质提升工程,并逐年扩大推广到全乡。

按照规划,在科学养殖示范方面,中国工程院帮扶蒿枝坝183户农户,给每户提供2头仔猪和10只鸡苗;在科学种植示范方面,完成冬季马铃薯定植100亩、冬季蔬菜种植50亩、冬季鲜食葡萄定植15亩、林下三七试验种植10个样方合计2亩;在素质提升方面,培训农户1000多人次,培养致富带头人153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党员发展对象1人。

科技入村 山窝窝里刨出“金疙瘩”

4月正是冬季马铃薯收获的季节。蒿枝坝二组村民刘扎丕看着地里挖出来的一个个冬季马铃薯,直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以前从没种过冬季马铃薯,没想到种出来的马铃薯个头特别大,比一般的洋芋大了很多,吃起来味道也很好。”刘扎丕家用3亩土地入股种植冬季马铃薯,从去年11月播种到今年4月收获,光马铃薯一项就为他家增收近万元。

2016年,朱有勇院士团队在蒿枝坝村民小组实施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通过初步测产,最高亩产达到4.7吨,平均亩产3.3吨,一百克左右的商品薯率97%。作为最新开辟的全国最早上市的马铃薯产地之一,蒿枝坝出产的新鲜马铃薯当天就被运往昆明,密密麻麻的冬季马铃薯,成了蒿枝坝村民增收的“金疙瘩”。

在竹塘乡李召梁子的思茅松林里,开展三七林下种植试验地块里,三七苗已齐刷刷冒出土层,长到10多厘米高,长势喜人。这印证了朱有勇院士科技团队的调查结果:该试验点冬季3个月(12月至翌年2月)的平均气温13.7℃,平均湿度78.46%,非常适宜三七的出苗和生长。

据了解,中国工程院帮助村民制订了短、中、长期相结合的产业发展规划。各项目开展以来已陆续取得阶段性成果:种植4亩林下三七,出苗率达90%以上;完成100亩冬季马铃薯,亩产3吨,产值达90万元;完成50亩冬季蔬菜种植工作,预计每亩增收9000元;为186户农户发放种猪2头、鸡苗10只,每户农户可创收4800元至6800元;完成15亩冬季鲜食葡萄种植,预计2018年4月第一次产果。

真诚帮扶 院士、村民合力拔穷根

“这些科学家了不起,不但技术高,人也很亲和,一点架子都没有。”说起朱有勇院士团队,村支书李明竖起了大拇指。李明说,朱有勇院士带着团队成员,整天卷着裤腿奔波在田间地头,一天下来,浑身上下都是泥土,但从来不叫苦叫累。“看起来和我们村民没什么区别。”

在蒿枝坝,村民们还给各项目技术责任人起了别称。负责早熟鲜食葡萄的云南农业大学毛如志博士,被村民称为“毛葡萄”;负责冬早蔬菜的云南农业大学纪韵祚教授被称为“纪蔬菜”;负责冬季马铃薯的云南农业大学于德才博士被称为“于洋芋”;负责三七林下种植的云南农业大学朱书生教授被称为“朱三七”。

“村民当面也会这样叫他们,主要是表达对他们种植技术的钦佩。”李明说,教授、博士们对每一项种养殖技术,都亲自给农户示范操作,手把手传授科学技术。

在蒿枝坝二组还有个特别的“科技小院”,成了村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这座普通农家院落,是2016年10月份朱有勇院士团队进村帮扶后驻扎的“根据地”。院士、专家们从这里开始,帮助解决村民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

科学的指导、全程的服务使贫穷闭塞的蒿枝坝及其周边村寨不再“孤立无援”,也为这个曾经贫困落后的拉祜村寨更加坚定了脱贫步伐。

据了解,下一步,竹塘乡计划重点瞄准全乡3031户1059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步扩大项目实施范围和规模,到2019年最终实现冬季马铃薯种植1000亩、产值1000万元;冬季蔬菜种植1000亩、产值1000万元;葡萄种植1000亩、产值5000万元;林下三七种植5000亩、产值2.5亿元;畜禽养殖3031户、产值1818.6万元;以上5大项目预计实现产值3.08亿元。同时,素质提升培训农户30000人。(完)

新闻链接:http://www.yn.xinhuanet.com/original/2017-04/28/c_136244219.htm?from=groupmessage

图片

作者:

图片:

编辑:刘俊

上一条:新华社:“农民院士”朱有勇:将论文写在大地 把农民装在心中
下一条:云南网:8支创业学生团队云南农业大学比拼营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