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网络>>正文

潮新闻客户端:因推广“水稻上山”屡被质疑甚至遭网暴 潮新闻独家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

来源: 潮新闻客户端    时间:2023年10月15日    浏览量:

2023年10月初,位于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示范地里,终于迎来了新一年“旱地水稻”的丰收季。

“水稻上山,深受当地老百姓欢迎。”2022年秋天,因为这句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网络上对“水稻上山”技术提出质疑的同时,也对朱院士及其团队各种指责甚至谩骂。2023年6月,一波同样的质疑和指责再如潮水般涌向朱有勇院士及其团队。

近日,潮新闻记者专程赶赴云南澜沧县实地走访,并就什么是“水稻上山”、为什么要推广“水稻上山”、“水稻上山”能带来什么等问题,对朱有勇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回应网络质疑的同时,朱有勇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为对口精准扶贫,院士带来了“水稻上山”

潮新闻:当初为什么会来到蒿枝坝?刚到这里时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朱有勇:2015年,中国工程院新增加了一个对口精准扶贫县,就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国工程院扶贫肯定是要有院士来一线,所以当时就让我过来。更重要的是,来到这里以后,看到这些地方还是比较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当时这里还有不少地区处于贫困状态,自己内心也感到非常内疚:“我们搞农业的人,还没有把一些农业技术推广到这些地方。”

所以,发自内心的想在这里为老百姓做点事。在这个前提下,2015年,我和我的团队就来了。

澜沧县是一个边疆民族自治县,当时是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来了以后,我们通过调研发现这里(竹塘乡)是拉祜族最集中的一个乡,而且这里的贫困程度比其他地方也严重些,因此我们决定选在这个地方作为扶贫点,于是来到了蒿枝坝这个村子(自然村)。

那时候这个村子环境卫生都比较糟糕,人畜混居,臭气熏天,蚊蝇到处都是,条件还是比较差的。

潮新闻:当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农村脱贫?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工作遇到哪些难题?

朱有勇:我们先在各个乡镇做了几个月的调研,了解当地的需求和自然条件。发现这里的热量条件、降雨条件都比较好,还有土地资源也很丰富;但同时,我们发现这里的农民与市场有些脱节,缺少技术和产业。

根据我们的调研结论和当地自然资源条件,我们决定将自己团队研究的冬季马铃薯、林下药材等几个科研成果在这里进行推广。

在我们来之前,这里的土地冬天都是闲置的,老百姓冬天也从来没有种过马铃薯,所以一开始很多人确实不理解不相信。我们就花钱把农民的地租过来,我们来种,种完之后让农民收获。这样通过一年的实验,确实生产出又大又好的马铃薯,大家就都相信了。就这样一百亩、两百亩、四百亩……我们的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让老百姓把冬闲田盘活了,而且效益也还不错,每年一亩地马铃薯纯收益有六七千元。几年下来,这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另外一个产业是林下中药材,因为这里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把林下资源盘活,发展林下三七、黄精种植,一亩地两年可以给老百姓带来两万多的收入。此外还有蔬菜、水果等产业。

来的第二年,这个村子就脱贫了。来的时候他们纯收入只有两千左右,第二年就达到了六千多,达到了脱贫的标准。这里的村民从科技、技术里面得到了好处,现在村民们种地也非常用心,教他们,都会认认真真去做。

潮新闻:怎么会想到在这里推广旱地水稻?当地老百姓为什么会称之为“水稻上山”?

朱有勇:我们这个乡水田占比很少,这个村更是几乎没有水田,以旱地为主,过去旱地主要种玉米,少部分也种陆稻(旱稻),但陆稻产量很低,所以过去这里村民很多都是以吃玉米饭等粗粮为主。

脱贫后,日子过好了,大家的口粮也从粗粮开始转为细粮,老百姓非常渴望能吃上自己种的大米。

想种水稻却没有水田,这是一个最大的障碍。老百姓的需求那么强烈,每年都需要卖了苞谷再买大米吃,一年下来一家人买大米就要花几千块钱。

当时在这么一个前提下,我们就教农民种旱地水稻。旱地水稻这项技术我们已经研究了十多年,过去因为有技术上的瓶颈一直没有突破。一个是旱地水稻的分蘖问题(蘖音niè,分蘖是指禾本科等植物在地面以下或接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枝),还有一个是杂草问题。这几年这两个技术我们刚好都突破了,也已经完成小试、中试、放大试验,而且在多年多点试验。所以从去年开始才拿这里来示范、应用,在村民原先种玉米的旱地上种水稻。

一开始我们叫“水稻旱作”,就是水稻在旱地上生产,这是专业术语。但是老百姓听不懂,旱作他们都理解不了。后来我们就通俗的跟他们说“水稻种在山坡坡上”,这样他们就听懂了,说这就是“水稻上山”,这个名字也就是这样出来的。

潮新闻:能否请您科普一下,旱地水稻与旱稻、水稻三者之间的区别?

朱有勇:从栽培方式、条件上来讲,我们常见的种在水里的稻子,就叫水稻;长期以来也有山里的农民在旱地上种稻子,南方人称这种稻子为陆稻,北方人叫旱稻。

旱地水稻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即把“山下水田”的杂交稻品种引到“山上旱地”种植,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还能有较好的产量。

旱地水稻技术跨度有点大,是一个创新的成果,目前来说还很难归类。说是水稻,但它是种在旱地上;说是陆稻,但它的产量和质量是和水稻是一样的;它有水稻的特征,又有陆稻的抗性。

屡被质疑甚至遭遇网暴:化骂声为动力

潮新闻:如何看待“水稻上山”引发的屡次质疑?您觉得问题出在哪里?

朱有勇:正因为跨度有点大,才引起网络上的歧义、质疑。但有歧义、有质疑(是正常的),如果我不是学这个专业,不搞这个研究,我也可能不相信。

当然,这里面也有我们的责任。我们当时只想到农民听得懂、理解就行,没想到后面“水稻上山”这个词会在网络上被炒成这样。我们科技工作者,应该再严谨一些,不该老百姓说“水稻上山”我们也就跟着说,这里也有我们欠思考的地方。现在我们就改成“旱地水稻”,即种在旱地的水稻,这就不会产生歧义、误解。

从学术、从推广技术的角度来讲,这个(质疑)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误解。一些人只根据“水稻上山”字面意思,来定义这个事情,想当然的认为这就是毁林造田、开山造田,把水拉上去再种水稻,而不知道这个水稻非过去种在水田里的传统水稻,主要是利用过去种玉米的旱地来种水稻,他们没有了解这个过程。

我们说的是技术问题,他理解的是社会问题,所以有这样的误会,把“水稻上山”炒的很热。

但同时我觉得大家应该对创新包容一些,有创新才有进步,有创新,产业才会往上走。

潮新闻:面对质疑声,当时心里什么感受?对您个人有哪些影响?

朱有勇:因为我比较忙,所以不太看网上的东西,我也不太关注,所以一开始影响不太大。但是对我夫人的影响比较大,有段时间她晚上醒了老是哭,连续几天之后,她才告诉我(网络上的事情),我才知道网上的那些内容。有骂祸国殃民的、有骂丧尽天良的、有骂骗取科研经费的等等太多了,甚至网暴团队,这确实让我们很委屈。

当时很多同学、亲戚朋友也劝我不要干了,说好心好意在村里待了这么多年,帮老百姓做了这么多好事,网上的人还这样骂你、侮辱你,你何必再去干。

但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还是要脸面的,我们这些科技工作者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你说我不行,那我就一定要把这个事情做给你看。本来去年我想把这个成果推广让年轻人去干,我自己就往后退一退,“躺平”一点,但这个事出来以后,更激发了我要把这个工作做好的动力,所以网上这些骂声变成了我们工作的动力。

潮新闻:对于那些质疑“旱地水稻”的人,您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会不会担心有新的质疑声出现?

朱有勇:质疑我觉得是正常的,网上一些同志说的我也能理解。但你不能在没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骂,骂各种难听的话,有些人甚至还有意把其他地方的图片、视频拼接起来,移花接木,中伤我们,这是不应该的。你应该先调查研究,去了解,把这个问题调查清楚了,实事求是,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

当然,我们的科研工作确实还有不足的地方,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希望网上的朋友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所以我们欢迎大家质疑,也非常欢迎网上的朋友到实地去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就能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我非常反对毫无根据的谩骂,也不应该发生这样的事情。

计划3-5年内推广到百万亩规模

潮新闻:旱地水稻种植有哪些前置条件?我们的技术是否适用云南以外的地区?

朱有勇:这个技术有几个核心点,第一它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种,至少降雨量要够,年降雨量要在1000毫米左右的地方,而且降雨时间要与水稻生长时间吻合。当然一些有条件的水浇地也可以种。这也是这个技术受限制的地方。

另外,也不是所有的水稻品种都适合在旱地上种,只有少部分品种可以。这就需要不同的地方根据不同的条件,研究出不同的品种。

在国内,像云南这个区域,还有四川、贵州、广西等也是适合推广这个技术;国外比较适合的是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因为中南半岛这一带的气候跟我们所在这个地方几乎一模一样,而且这些地方的旱地面积非常大,水田很少,条件完全具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就都能种,它是一个配套的技术体系,需要培训学习。首先这个品种要选对,第二要会栽培,不是传统的那种栽培模式,还要会除草等等。

潮新闻:今年您和团队推广的旱地水稻种植面积较去年比是否有增加?产量如何?

朱有勇:今年我们在原来(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一下子翻了很多倍,我们自己团队就做了25000亩,涉及25个县,每个县都做示范。其中有两个千亩示范点,一个在怒江州,有3000多亩,今年平均产量在590公斤左右;一个在红河州,有4600亩,今年平均产量在550公斤左右。

一个万亩示范点在这里(澜沧竹塘乡),去年这里是1000亩,亩均产量700公斤左右。

一方面我想要做好这个事,所以今年下来所有的点我都至少跑了三到四遍;再有就是不想让自己闲下来,闲下来看到网上骂你的那些会很难受的,我不去看就去干活,这样心情会好一些。

潮新闻:接下来,在旱地水稻推广上还有哪些计划?

朱有勇:明年计划是做50000亩示范,后年做100000亩,最终想在云南和附近适合的地方做到300000亩示范,能带动推广到上百万亩,这是我们的目标,计划在3到5年内做完这个事。

这个(澜沧)县明年计划是25000亩,后面是50000亩,目标是把这个县做到200000亩。等到那时候可能我本人(工作)也就暂时告一段落,离开这个县。

现在推广这个技术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第一国家特别重视粮食安全;第二,适合种植旱地水稻的区域很大,同时这个技术也很成熟;最关键是山地农民有这个刚需,他们都想种出自己的大米,手里有粮食,心中不慌。

当然接下来我们的科技人员会很忙,但是忙点是值得的。就算我们推广一亩能解决一个人的口粮自给问题,那推广100万亩就能解决100万人的口粮自给,这是多大的功德。


新闻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288845221906285119/?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697267779&use_new_style=1&req_id=20231014151618E60494E29210B2E988AD&group_id=7288845221906285119&share_token=196363A6-F12A-48A0-B226-8741BE65664D&tt_from=weixin_moments&utm_source=weixin_moments&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1&source=m_redirect&wid=1697382789762

图片

作者:季建荣 王嘉楠

图片:

编辑:潘伟荣

上一条:潮新闻客户端:看一粒“旱地水稻”的饱满度 面对误解院士自我反思
下一条:云南网:全省高校一流党建创建经验交流会议暨党务工作队伍素质能力展示活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