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网络>>正文

YNTV2都市条形码:村里来了研究生

来源: YNTV2都市条形码    时间:2024年09月23日    浏览量:

大理洱海之畔的古生村,一个常住人口九百人的村落,自2022年以来,这里陆续住进了上百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来自一个叫做科技小院的平台。科技小院的模式是将高校的研究生派驻到农业一线,在完成科研的同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村里来了研究生——科技小院

韩朔和王仪方,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清晨到各个农户家收垃圾,是他们每天要做的事情。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韩朔:“我们去农户家收垃圾的时候,有些村民当我们是诈骗的。”

收垃圾这件事并不简单,从每一家收来的垃圾要先进行精细化分类,称重。在这过程中,他们还要仔细翻找,防止其它类型垃圾混入。加入秸秆,混合拌匀。经过一段时间的腐熟发酵,垃圾将会转化为有机肥料。

韩朔:“在我们看来它不是垃圾,它只是用错地方的资源。生活垃圾被放到大垃圾箱,它本身会产生渗滤液,渗滤液流出来之后,雨水冲刷它可能会汇入洱海,它会对洱海造成污染。如果我们直接拿来堆肥,就不会产生这么多的渗滤液。它的渗沥液其实其中含有很多的氮磷钾,把它再用到我们的地里,既可以减少垃圾的处理成本,还可以减少我们购买肥料的成本。”

韩朔和王仪方都是科技小院的成员,把垃圾变废为宝,这被称为有机固废资源化,是他们的研究课题。科技小院的所有课题,都围绕着洱海保护这个主题展开。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赵正雄:“在洱海,因为它面临的就是洱海保护和农民增收怎么协同这个难题。因此我们就想以科技小院为抓手,更好地聚焦各方的资源,同时立足生产问题,同时来更好地解决协调面源排放控制,同时和老百姓增收怎么来促进。”

从2022年创办至今,两年时间,科技小院从古生村扩充到了整个洱海流域,小院数量从一个增长到了十七个,全国四十余所高校,上百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汇聚在了这里。

这是古生村口的实验田,沿着排水沟,我们拍到了三个科技小院的三个不同实验。排水沟最上游,种的是一片玉米。研究的内容是玉米种植时如何减少新型复合肥的施用量,天平也被搬到了地里,因为精准是最基本的原则,施肥要重要精确到小数点的后一位。

在排水沟的中游,农作物变成了水稻。上游玉米、烤烟地里排出的尾水被回灌进稻田,他们想探索的是水稻田怎样实现上游旱作尾水养分再利用,从而实现减排。越是雨季,水的成分就越复杂,冒雨在田里站几个小时,这是完成实验的基本考验。到了下游,水质再一次被监测,各种设备轮番上阵,他们想实现的是通过生态库塘再度优化入湖水质。

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陈丽红:“他们有资源环境、有农学、还有农业水利工程等等一些专业的同学在开展实验研究,他们都是来自不同的专业,每个试验田里研究的目标、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洱海农业面源污染的一个削减。最终我们通过各自研究的一些内容,可以来验证我们的源头减量、过程阻断、以及末端治理的,综合的一个效果。”


村里来了研究生——蔬菜小院

距离古生村20余公里的大庄村,是蔬菜的传统种植区,蔬菜科技小院也从古生村延伸到了这里,刚探索出的种植模式将在大庄村进行推广。最近,总是有村民反映地里的菜会出现各种病害,小院的师生们正在寻找解决的办法。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焦加斌:“EC(电导率)值特别高,有两千多,意味着以后种植中特别要减少鸡粪的施肥量。”问题来自于大庄村传统的耕作模式,村民们习惯用大量的鸡粪作为肥料。

云南农业大学教师王媛:“这里大部分的畜禽粪便它的氮磷1:1左右,但是我们的农作物需求都大部分在5:1左右。农户为了追求产量,每一个元素的量都很大。所以如果用鸡粪的话,当氮满足作物需求的时候,磷其实就已经远远过量了,这是一个环境的问题。这些养分很快就会随着雨水的冲刷淋洗,进入水体里面。大庄和洱海的直线距离也就一百多米,所以它对洱海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科技小院刚刚研发了一款新的复合有机肥,原料来自牲畜粪便等有机物,采用新的氮磷配比,既满足了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也尽可能减少化学残留,正好符合大庄村的需求。

村民们种了一辈子的蔬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要想在短时间内让他们接受新的施肥方式,改变大肥大水的种植理念,并不容易。小院的学生们开辟了一块新的示范田,采用新的施肥模式,要实实在在让农户看到效益。

赵正雄:“我们构建了一套科学的一个绿色生产技术,我们大致可以实现降本增收七千万元。我们的环境减排也大幅度地削减,基本上来说氮、磷,还有COD(化学需氧量),我们不同作物体系平均减少20%~50%左右,很好地实现了既要保护也要发展,很好的协同。”


村里来了研究生——人文科技小院

今年,有着“水质试金石”之称的海菜花又在洱海大片开放了,这是洱海水质向好的标志。云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王银梅,正用画笔记录着这片美景。

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 王银梅:“我们的专业的话可能不需要去地里,然后更偏向于去村里进行实地调研,然后把这种现状的东西(白族民居建筑)在图纸上表达出来。”

王银梅的专业是风景园林,来古生村半年,她走遍了这里的街巷农家,想要记录下最具古生村特色的元素,设计成文创产品,并融入到园林景观中。

科技小院给古生村带来了人气,村里的民宿从几家扩张到了数十家,这是科技小院带给村民的另一份收入。民宿景观设计,也是王银梅的研究课题。一座新的院子即将改建为茶咖小院,王银梅在老师吴晓敏的带领下开始了设计。

云南农业大学教授吴晓敏:“我们团队主打的就是白族建筑文化保护,我希望在院子里面呈现的是白族(建筑)文化的精神气质,改造后的茶咖小院有10个网红打卡点,就是说来这个院子里面可以至少拍10张照片,这10张照片能记录你的欢乐,记住你这一瞬间感受到的一些美好。”

吴晓敏老师打算带着团队一起,尽可能挖掘出属于古生村的风景元素,让这里的民宿、餐厅、咖啡馆都能打上“古生”符号。

吴晓敏:“我们希望第一个是改变村民的服务意识,第二个我们希望通过文创产品形成古生村的特色,(用于)民宿的配套的设施,配套的文创,通过文创来形成古生村的(旅游)品牌。”

团队所在的小院被称为洱海人文科技小院,成立了一年多。突破农业本身,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是这个科技小院的任务。与诸多乡村一样,古生村也面临着部分土地流转以后,有的村民无地可种的问题,生产方式的转变需要寻找新的生计。

云南农业大学研究员杜发春:“要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洱海保护是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够很好地解决生计问题,我自然就投入来进行洱海保护。”

紧邻洱海的自然优势,丰富的白族文化元素,科技小院打算依托于此,开发出更多的旅游产品。七月末,正值白族的火把节。王银梅与同学们有了新的任务,他们将与村民一起在村里摆上六十桌古生宴。

杜发春:“第一个我们想深入挖掘我们白族的这个文化,第二个还要能够作为村集体经济的一个亮点。”

小院师生、村民、游客围桌而坐,围着火把欢歌,这是欢聚的日子。在科技小院的助力之下,更多绿色高效的乡村发展模式正在萌发。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CXXGDuVQimHtAMwv70cDg


图片

作者:

图片:

编辑:保德英

上一条:新华网:云上稻香迎丰收
下一条:央视影音:[新闻直播间]今天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云南个旧 旱地种出优质稻 新技术助力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