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这个名字如今家喻户晓,他是院士,是专家,是时代楷模。在贫困地区的群众心中,他还是和自己一样的农民,是亲人。
2015年,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成为中国工程院的结对帮扶对象,拉祜族聚居的竹塘乡蒿枝坝成了中国工程院的精准扶贫点。
“这里本不该受穷。”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看来,澜沧温度高、日照长、水资源丰富、人均可利用土地多、种植条件好。之所以贫困,是因为没有技术和产业,当地群众素质性贫困问题突出,良好的自然条件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朱有勇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里的乡亲们脱贫。
此后的几年里,朱有勇多数时间在村里度过。他带来了云南农业大学的教授、博士和硕士组成的团队参与扶贫,“科技小院”就设在村民活动室。在他的帮助下,冬种马铃薯成为当地农民的一大致富产业,根本不愁销路,甚至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朱有勇团队还在蒿枝坝松林中试种中药材三七,成功培植出全国第一块林下三七基地,成为农民致富大产业。
朱有勇带领他的研究团队指导拉祜族群众因地制宜,让这个小山村走上了脱贫致富路。科技扶贫成为朱有勇30余载研究生态农业的又一次田野实践。
村民眼中的朱有勇,他话说得实实在在,他的科技成果诞生在田间地头,云岭大地处处有他的科技实验。他带领团队扎根大地,用科技改变了当地贫困面貌。用朱有勇自己的话说:我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走进农民心里
2015年,精准扶贫在全国全面开启,朱有勇所在的中国工程院结对帮扶深度贫困县—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60岁的朱有勇和同事们很快来到澜沧,行走在竹塘乡多个村寨,目之所及却令人揪心,茅草房四处漏风,一个火塘、几件炊具、三两头猪、几床棉絮,就是一家人的全部家当。这让他想到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情景。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一个农村家庭。1977年,恢复高考后,朱有勇顺利考取了云南农业大学。从植物保护到植物病理学研究等,朱有勇在家乡这片红土地上跟农业打了一辈子交道。
朱有勇说,他学农出身,身为院士,想带着家乡的农民脱贫致富。在他眼中,澜沧处处都是宝,这个地方不该这么穷。澜沧县生态环境良好,光、热、水、土壤条件优越,这么好的资源禀赋,却深陷贫困,这让他感到深深的内疚:“我们来晚了……”
起初,朱有勇一片热心肠,却并没有得到村民们的积极回应。在走村入户调研时,个别村民还有“能不能给点钱”这样的想法,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这让朱有勇很着急,给钱给物不是长久之计,“等靠要”观念一定要转变。
让村民改变观念,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朱有勇明白,要让村民相信他,相信他能带着大家摆脱贫困,就必须走到农民心里,和大家打成一片。而语言沟通却成了第一个障碍。
不懂拉祜语的朱有勇,从零学起,多听多练,逐渐掌握了一些日常用语。慢慢地他和村民们好沟通了,他经常和村民们拉家常。时间久了,大家把朱有勇当成了“自己人”,很快,朱有勇便和大家打成一片。
“老乡一看你会说拉祜语,就会觉得你是在尊重他,跟他是平等的,自然就愿跟你交流了。”朱有勇说,沟通没有障碍了,他就盘算着这场攻坚战从哪里入手。
澜沧县资源丰富,农民有大量的耕地和森林,但是怎样把这里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效益?这里的资源最适宜发展什么产业?起初的那段时间,朱有勇时常带着这些问题入眠。
那段时间里,他走村串寨,深入田间地头,带领团队利用专业特长,科学制定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发展措施,按下了澜沧扶贫的快进键。2017年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在蒿枝坝村民组挂牌成立。
蒿枝坝村民组活动室成了一座“科技小院”,小院像是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在朱院士团队带领下,乡亲们一边种田一边学技术,眼看着在朱院士的指导下,一个个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大家尝到了甜头,心里乐开了花,干事创业的劲头也足了。科技致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在村民和学员们眼中,朱有勇始终想着农民,处处为农民着想,在大家心中,这个院士已然成了亲人。朱有勇有句口头禅:“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论文写在大地
这几年,刀志荣家陆续置办了一些新的家当,日子越过越红火,和从前大不一样。有了如今的幸福生活,刀志荣不忘感谢一个人,他就是朱有勇。“没有朱院士的指导,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生活……”作为第一期学员的刀志荣有些激动地说。
村民们受教育水平低,缺乏种植技术。朱有勇开班免费授课,自己当老师,学员都是县里的村民。2017年,“院士培训班”开班。当年办了4个班,每班60人。2018年办了10个班,学员达到600人。2019年,“院士培训班”再开10个班,学员同样有600人,今年7月已毕业。因为开班较多,已有四五十名专家成了这个培训班的老师。
院士开班,主题直奔脱贫致富,因此授课内容也十分接地气—养猪、养鸡、养牛,种植林下三七、冬季蔬菜,还有营销技巧,让老乡学会给农产品打品牌。总之,什么对老乡们有用,朱有勇就开什么班。眼看着一批又一批学员有了一技之长,朱有勇打心眼儿里为他们高兴。让他欣慰的是,有些学员已经成了县里、村里的“专家”,还成了致富领头雁。
李娜努也是朱有勇的学员,她至今仍对能学习技术这件事心怀感激。她坦言,像这样高规格的培训班没有年龄限制,也没学历要求,入学只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沟通没障碍,一个是自己想脱贫。在朱有勇看来,培养出具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产业才可以长远发展,这些贫困地区才能走上富裕路。
几年来,朱有勇和他的团队为1500多名农民进行了培训。从冬季土豆、林下三七,到冬早蔬菜、茶叶种植、猪牛养殖,朱有勇带领团队前后共开设24个技能班。朱有勇列出一组数据,培训的学员中,90%的学员都脱了贫,50%的学员带动了亲戚朋友脱贫,还有10%的学员带动全村百姓一起脱贫致富。
朱有勇说:“以往我们习惯了把论文写在纸上、发表在刊物上,现在我们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脱贫奔小康。”朱有勇坦言,科研工作者应该把科研成果写在大地上,看到满山遍野都是科研成果,心里很有满足感,特别是看到这些成果让老乡们受益,每家每户富起来、一村一寨富起来,这远比方案、论文得奖、得荣誉令人高兴得多。
有人问朱有勇感觉获得的最大快乐是什么?朱有勇说,科研成果使老百姓过上幸福的日子,就是最大的快乐。朱有勇,如今已年过花甲,不得不注意自己的健康情况,他每天都会在村子里跑步,身体没问题,家人的担心就能少一些。
眼见澜沧县山村里的一条条泥巴路变成水泥路,一个个茅草房变成砖瓦房,原本贫穷落后的村寨变成了干净整洁的美丽乡村,朱有勇由衷地感到高兴。更让他欣喜的是,村民们“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已变成了主动学技术、想致富、要发展的积极观念,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在这一年,朱有勇还有新的目标,他要让边疆直过民族地区的老乡发展现代化农业、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在这块资源丰富的土地上赚到更多的钱,过上更富裕的日子。
新闻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888168138362487309/?tt_from=weixin_moment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wxshare_count=2×tamp=1603805498&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_moments&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se_new_style=1&req_id=20201027213138010014048130300A7257&group_id=688816813836248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