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报纸>>正文

人民日报:古生农家宴里的乡愁

来源: 人民日报    时间:2024年02月20日    浏览量:

随着春节的临近,云南农业大学大一学生赵琪回到了家乡大理。在她做课题研究的古生村里,赵琪第一次吃到了古生农家宴,“很特别,让我与家乡有了很好的连接,勾起了我满满的乡愁。”赵琪这样说。

古生农家宴是洱海人文科技小院师生在大理“土八碗”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打造的古生村特色美食品牌,农家宴不仅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赞不绝口,也唤起了大理游子味蕾上的乡愁记忆,还或将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机遇。

不一样的“土八碗”

赵琪是土生土长的大理白族人,知道学校在古生村成立了科技小院,开展洱海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工作,她立即报名加入了课题组,想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春节前,赵琪再次来到洱海人文科技小院,这一天的晚饭,她吃到了“惊喜”。

摆上桌的大理“土八碗”,有大黑皮、鲜食玉米、白杜鹃花汤、油炸乳扇、雕梅排骨、炝拌海菜、饵块黄焖鸡、酸辣鱼。赵琪看着很熟悉,但又有些不太一样:平时用来煮汤的海菜被做成了凉拌的,排骨里因为放入了雕梅而多了丝丝清甜,千张肉下压着的白芸豆也被换成了豌豆,她觉得更好吃了。

赵琪觉得,古生农家宴相比“土八碗”,整体口味更清淡了,口味也更大众化,更适合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确实,从外地到大理玩的游客徐女士是第一次品尝,她说味道很棒。而且,边吃边欣赏大理传统民族歌舞的体验很新奇,热闹的氛围让她感受到了云南人民的热情。

原来,在吃饭间隙,大家还欣赏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本曲,以及白族民间特色舞蹈霸王鞭。大本曲非遗传承人这样唱着:“云南农大治学问,人文小院在古生;乡村振兴创样板,全国第一家。经济文化两手抓,田野乡间大思政;师生常驻解民生,各地来观摩。”伙伴告诉赵琪,这首《洱海人文科技小院作用大》正是她的导师杜发春教授和白族大本曲大理市级传承人杨万寿一起写的。

2023年5月21日,由云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建的“洱海人文科技小院”在大理古生村正式揭牌,成立以来,小院不断发挥云南农业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努力挖掘、保护、传承生态环境保护与民族文化的人文资源,持续为推动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作为全国首个成立的人文科技小院,洱海人文科技小院的口号是“展乡村人文之翼,助科技创新征途”,而杜发春主持的“洱海流域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研究”就是小院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2023年8月9日火把节前夕,洱海人文科技小院首次推出“古生农家宴”,呈现了别致的大理特色民族美食盛宴。

将制定菜品科学标准

在菜品的设计上,小院师生颇花心思。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副院长、洱海人文科技小院导师杜发春介绍,当时小院师生先进行了田野调查,发放了调查问卷,“您觉得最能代表乡愁的一道美食是?”在这个问题下,很多人都填写了雕梅、梅子。还有不少人表示在外学习、工作和生活,最想念的就是大理的梅子。大理的梅花映出记忆中故乡的模样,梅子承载着化不开的浓浓乡愁。但杜发春发现,因为雕梅排骨成本高、烹饪时间长,所以很多本地人都不愿意做。他就带着学生一起研制,怎样将这道菜做得又好吃又省力?优化过细节后推出的雕梅排骨,脆甜微酸的口感不仅受到了村民们的喜爱,广州、深圳等地的客人也颇为青睐。

还有那一道炝拌海菜,最开始研制时,其实受到了村民的质疑,因为大家觉得海菜细菌比较多,不宜凉拌,一般都用来煮成海菜芋头汤。既然村民有所顾虑,杜发春便和学生先将海菜进行高温消毒,之后再来凉拌。菜品成型后,也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因为汤里的芋头会夺味,而凉拌后则保留住了海菜的清香。

杜发春介绍,古生农家宴里的时鲜蔬菜,会随着季节更换,不少都充满了“科技感”。例如鲜食玉米和富硒油菜苔,都是科技小院师生种的,都是绿色高产农产品,富硒油菜苔经过了科技小院师生的技术攻关,拿掉了其中的芥末素,口感更加清甜爽脆。

他表示,师生一起探索创新大理“土八碗”,推出古生农家宴,是想以美食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展示和宣传白族独特的烹饪技艺与丰富的风味,把大理的民族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传递得更远。截止目前,已有400余名来访嘉宾、游客及村民品尝过古生农家宴。

但是,这远远不够。推出“古生农家宴”的目的,最终要落到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上去。杜发春团队正在和部分村民沟通协商,在继续完善、提升菜品质量的同时。还在着手制定古生农家宴科学标准,除了原料、配料、调料、营养结构要具备相关标准外,盛菜器皿、商标 logo也要形成视觉识别体系,从而更好地从饮食文化中体现民族文化的人文内涵。目前,杜发春团队已经和一些企业进行了积极接洽,并找到了体验古生农家宴的更大场地,以便更好地进行展示和推广。

“和家乡有了连接”

年味美食,每一道都是满满的乡愁。在赵琪的印象里,家乡美食的味道是“香甜”的,而古生农家宴,让在外地求学的她“和家乡有了连接”,唤起了小时候的记忆和味道。她希望在自己和伙伴、导师的努力下,古生农家宴被大力推广出去,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品尝,来认识古生村,来感受大理文化。

洱海人文科技小院不仅致力于洱海流域传统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还聚焦农业产业转型政策研究、农民生计能力提升、洱海保护、乡村治理能力提升、乡村振兴等工作。其和在大理古生村的其余15个科技小院一样,肩负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的使命,师生所做的,不仅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还要“记得住乡愁”。

赵琪学的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正在做《古生农家宴促进农民增收研究》的课题,春节后她会回到古生村,利用自己的方言优势,对村民开展洱海保护方面的宣讲。 在杜发春带领的洱海科技生态人文小组里,还有很多同学和赵琪一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承诺:农村发展硕士研究生赵明珠在做“大理古生村白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的研究;农业管理硕士研究生杨杰璋做的课题是《大理白族二十四节气文化研究》;农村发展硕士研究生罗娇和导师潜心研究《古生农家宴的标准化研究》……

在2月3日发布的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 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洱海科技人文小院的同学们正用实际行动,去走进乡土中国深处,去联系群众,去“自找苦吃”,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新闻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39862219/rmh39862219


图片

作者:杨艳萍

图片:

编辑:潘伟荣

上一条:解放军报:“将更多创新成果带进田间地头”——云南省科技特派员、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严达伟
下一条:云南日报:云南农业大学建成中国首家咖啡发酵专用微生物菌种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