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网络>>正文

云南网:“中国—东南亚、南亚国际农业科技合作论坛”在昆明举行

来源: 云南网    时间:2014年05月26日    浏览量:

    2014年5月23日,“中国—东南亚、南亚国际农业科技合作论坛”在云南农业大学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与国内农业专家围绕“农业科技合作睦邻富民”的主题展开讨论。
    据了解,“中国—东南亚、南亚国际农业科技合作论坛”是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8个专题论坛之一,“这是科协年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专题,这个专题论坛为我们参与和分享世界农业和农业科教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院士说。


中国—东南亚南亚国家农业科技合作潜力巨大


    “中国科协年会是中国科技界一年一度的高层次的科技盛会,今年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在云南召开,为云南获取科技创新的资源和高技术生产要素,推动盛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朱有勇说。
    东南亚南亚与中国云南、广西等省山水相连,习俗相近,文化和商贸交流源远流长,自然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相近,在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病虫害控制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有共同需求,在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很大的互补性,都面临相似的问题和挑战。开展中国—东南亚南亚国家农业科技合作潜力巨大。
    “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在农业生产上有梯度,双方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形成多层次阶梯状态;在比较优势层面,呈现出多样性和综合性;在资源上有互补性;这就决定了双方农业产业关系的互补性和广泛的合作前景。” 云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海翔说。


“科研成果应该在田间展示,能够被农民所用”


    本次论坛有来自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尼泊尔、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日本、韩国、美国、法国以及国际水稻所(IRRI)、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CIP)的学者与中国专家,围绕中国一东盟国家农业生产中的农业生态保护、资源评价、遗传育种、高产栽培,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科技创新问题开展学术报告和研讨。
    同时,国际水稻所苗东华先生认为,科学家的科研成果要为农民所用,真正为农民的生产劳动提供科技支持。“科研不是在实验室完成的,科研的结果应该是在田间展示的,是能够被农民使用的,解决农民所面临的问题,提升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的利润。”苗东华说。
    通过本次论坛,与会各国专家希望就以下问题达成共识,即针对相关国家的农业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优质高产栽培、植物保护等问题,在昆明联合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针对各国跨境传播的动植物重大疫病共性问题,开展联合监测和联合防控的技术研发;针对该区域农业生产问题,联合建立农业奖学金,培养资源开发利用,遗传育种、高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治等高素质专门人才,并为东南亚南亚国家提供农业科技培训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论坛共商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大计,建立合作研究平台和人才培养机制,开展重大专项合作研究,寻求合作双赢甚至多赢的模式。”张海翔说。

 

新闻链接
 http://yn.yunnan.cn/html/2014-05/23/content_3222564.htm

 

图片

作者:詹晶晶

图片:

编辑:

上一条:新华网:农业专家: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农业互补性强潜力大
下一条:张家界在线:给少数民族干部高效充电 为边疆建设持久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