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网络>>正文

新华网云南频道:云南农大科研团队:检测方法不同致普洱茶黄曲霉毒素检测结果差异悬殊

来源: 新华网    时间:2017年09月20日    浏览量: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宣军教授在会上发言

9月19日,由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联合组成的科研团队就普洱茶黄曲霉毒素检测研究进展举行报告会。相关专家、学者公布研究结果,由于普洱茶含多酚物质,并不适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其进行黄曲霉毒素检测;普洱茶黄曲霉毒素检测结果差异悬殊受不同检测方法影响。

“茶叶中多酚物质干扰检测”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宣军教授通过实证分析证明,采用通常的国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茶叶、苹果等含多酚物质的食品,被检食品中富含的茶多酚、苹果多酚等多酚物质干扰了检测结果,使其呈现出“假阳性”。该团队使用改良后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排除了多酚物质对检测的干扰,最终检出结果显示,普洱茶叶不含黄曲霉毒素。

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龚家顺教授介绍说,目前检测黄曲霉毒素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高效液相法(HPLC)和液质串联法(LC-MS/MS)。快速、简单且成本低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适用于干扰因素小的食品进行最初筛查和判断。2017年6月23日,国家公布了最新版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表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不适于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出口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的测定(SN/T 3263-2012)适用于茶叶,但已经发表的论文均未采用此法。

龚家顺表示,经过大量梳理和比对分析发现,茶叶中不含黄曲霉毒素,一些论文所采用的检测方法不适合茶叶,导致错误检出了黄曲霉毒素。

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龚家顺教授作科研报告

不同检测方法检测费用差异悬殊

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表示,他曾和团队利用目前最准确的液质串联法(LC-MS/MS)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进行全程微生物检测,未发现黄曲霉菌,且发现黄曲霉在茶叶中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

许多质监部门为何不常用最准确的液质串联法(LC-MS/MS)来检测茶叶中的黄曲霉毒素?据介绍,液质串联法(LC-MS/MS)技术要求高、成本高、检测时间长,检测一个样品需2400元—3600元人民币,高效液相法(HPLC)需要400元—500元人民币,而普通的“酶联免疫吸附法”则只需要40元—50元人民币。

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参加会议

云南农大团队将抽检万份普洱茶样品

盛军还对网络上热议的“湿仓存储易使普洱茶滋生黄曲霉毒素”一说给出了解释:“经研究证实,目前从理论上可推断普洱茶本身不会滋生黄曲霉毒素。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混入玉米、淀粉、蛋白和脂肪类杂物,可能造成普洱茶二次污染,滋生黄曲霉毒素。”

盛军表示,近期,云南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将采用改良后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全国主要普洱茶产区、消费区域和普洱茶仓储地点抽检约1万份普洱茶样品,并对测定结果有异议的样品进行液质串联法(LC-MS/MS)复核。

据悉,云南省农业厅与云南农业大学将在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云南分中心建立“普洱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及普洱茶质量安全大数据”,对普洱茶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监控。(完)(韩海阔 陈露)

新闻链接:http://www.yn.xinhuanet.com/edu/2017-09/19/c_136621565.htm

 

图片

作者:陈露

图片:

编辑:李莉

上一条:云南网:云南科研机构证实:普洱茶中不含黄曲霉毒素
下一条:昆明信息港:云南科研机构发布报告 证实普洱茶中不含黄曲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