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上午,云南农业大学举行2017年科技工作会暨创新成果发布会。该校校长盛军在会上说,2017年学校新增各类科研项目402项;新增合同经费1.63亿元,到位经费1.01亿元;在研项目1579项,在研项目经费6.3亿元。
图片来源于云南农大官网
朱有勇团队二次收获国家科技奖
就在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该校朱有勇院士主持完成的“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还有李成云、陈万权、李隆、骆世明、卢宝荣、李正跃、何霞红、陈欣和王云月,李成云教授代表项目组参加了颁奖大会。
据了解,这是2017年以云南方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国家科技奖唯一获奖项目,也是朱有勇院士团队第二次问鼎国家科学技术奖。
国家科技类奖项除了人们熟知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外,还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
申请专利326件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4项
2017年,云南农业大学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4项,申请专利326件,授权专利137件,7种植物的12个新品种及1个动物新品种通过审定或登记。除了朱有勇院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外,盛军教授牵头申报的“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此外,该校在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研发计划由量的增长迈向质的提升,杨生超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三七生态种植技术与大健康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获准立项公示,实现学校“十三五”以来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首次突破;盛军教授主持的省重大专项“云南石斛产业转型升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获准经费1050万元。
☆ 亮点点击 ☆
新技术延长米线保质期16小时
米线,是很多昆明人的最爱,但新鲜米线的保存一直是个难题,原来市场上都是散装米线,卫生问题堪忧。2014年10月米线“禁裸令”实施,要求所有米线都要“穿衣”出售。但是,农贸市场里很多米线仍在“裸”着卖。
云南农业大学的一项创新成果可以延长把米线的保质期延长16个小时。该校和劲松团队,利用微酸性电解水这一新型、绿色的非热杀菌技术,开展杀菌动力学机制研究,结合超声、中温热烫、超高压等技术,开发了新型协同杀菌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用在果蔬、水产品、野生菌、米线、生食火腿片等鲜食或贮藏保鲜食品上,和劲松说:“新鲜米线的保质期可以延长16个小时。”目前,旺旺集团旗下100多家企业都已用上了;省内企业如昆明天天向上营养快餐有限公司也用了这个新技术。近三年,实现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
为宣威火腿选育优质原料猪
宣威火腿是云南省著名地方特产之一,宣威火腿最经典的原料猪是乌金猪,但乌金猪产仔数量少、长得慢,因此受到外来猪种的冲击,养乌金猪的人越来越少,造成宣威火腿优质原料腿严重短缺。
云南农业大学鲁绍雄教授团队与宣威市畜牧兽医局等多家单位联合攻关,以乌金猪和长白猪为素材,集成应用现代猪育种技术,在育种素材选集、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基础上,历时13年育成的我国第一个火腿专用原料猪新品种。
新猪种克服了乌金猪的缺点,又保留了乌金猪肉好吃的特性。2012年以来,已试推广新种母猪2.17万头、仔(肥)33.4万头,生产宣威火腿167.74吨,市场反应比较好。所建立的繁育体系已具备年产26万头优质商品猪的能力,基本具备了产业化生产的条件。
实现林下三七生态种植
云南是三七的主产地,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98%。但是,三七种植存在严重的连作障碍问题,连种会导致坏死和枯萎,就算间隔10~20年也难以消除,面临“无地可种”的困局。
该校朱书生教授团队,根据物种多样性相克相生原理,深入研究树种与三七之间互作关系,阐明了云南松和思茅松与三七及微生物间的互作关系,解决了三七连作导致坏死和枯萎的难题,构建了针叶林下三七生态种植技术,实现了三七林下生态种植,解决目前三七安全性和品质欠佳的问题,缓解目前农田无地可种的局面。
2016年试种5亩,2017年示范500亩,今年计划推广2000亩。
新闻链接:http://337.ccwb.cn/wxpage/main/detail.html?share_id=20180111174254LHGJQN&cw_id=20180111160749J1MH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