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网络>>正文

昆明信息港:云南农业大学发布2017年九大科技进展成果 首批器官移植“无毒猪”诞生

来源:    时间:2018年01月17日    浏览量: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1月11日,云南农业大学召开2017年科技工作会暨创新成果发布会,公布了“基因编辑与体细胞克隆技术”、“微酸性电解水食品质量控制应用技术”、“水稻和糯小麦新品种”在内的九大科技项目研究新成果。

新增各类科研项目402项 首批器官移植“无毒猪”诞生

发布会上,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介绍,2017年学校新增各类科研项目402项,在研项目1579项。其中,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研发计划由量的增长迈向质的提升,杨生超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三七生态种植技术与大健康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获准立项公示,实现学校“十三五”以来国家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首次突破。引进国家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刘奋勇教授、基因组学知名年轻科学家董扬教授。新增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新增动物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省级创新团队。

在原创成果与关键技术双突破方面,学校2017年度获国家级、省部级奖14项,申请专利326件,授权专利137件,7种植物的12个新品种及1个动物新品种通过审定或登记。其中,朱有勇院士牵头申报的“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2017年以云南方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国家科技奖唯一获奖项目,也是朱有勇院士第二次问鼎国家科学技术奖;盛军教授牵头申报的“普洱茶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省科技进步特等奖,余建新教授、苟潇教授、何月秋教授成果分别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学校植物与动物科学首次进入了ESI全球排名1%的学科,成为云南省4个进入ESI全球排名1%学科的高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魏红江教授研究团队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建立了以猪为主的高效且稳定的动物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体系,开展异种器官移植、人类重大疾病小型猪模型、基因功能验证等研究,成功克隆世界首批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活性灭活猪,研究成果于2017年8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据了解,这批猪的产生和健康成长意味着从根本上解决了异种器官病毒传染的风险,是解决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化中跨物种病毒传播安全性问题的关键,被认为是异种器官移植科学研究进程中标志性、里程碑式成果。下一步,科研团队将在这批猪种的基础上继续改造基因组以解决免疫排斥问题,从而增加器官的兼容性和功能性错位,以便早日实现异种器官移植临床化。

此外,盛军教授团队有关茶功效和基因组研究成果、杨生超教授团队有关三七、灯盏花的全基因组研究成果均发表于所属学科领域一流国际学术期刊。这是该校历年来发表影响因子5以上论文最多的一年。

加强服务导向 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增强

一直以来,云南农业大学加强对外开放与产学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应用,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朱有勇院士牵头实施的中国工程院澜沧定点扶贫工程,开展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早熟葡萄种植和畜禽养殖等技术示范,成效显著。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防控技术、高原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核桃林下丹参生态种植、高海拔生态三七种植、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等一批代表性成果分别在昆明、楚雄、西双版纳、文山、红河、丽江、普洱、漾濞以及陕西等多地落地转化,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同时,学校联合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共建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与华大基因、昆明市政府共建茨坝生物科技小镇,与汇源集团共建未来农业学院、与南华县政府共建野生菌研究院和野生菌大数据中心,与普洱市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联合共建云南省热带生态农业研究院与普洱洗马河科学家特色小镇,与缅甸耶津农业大学共建中缅农业研究院等多个战略合作陆续启动,标志着该校正在成为加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开创“核心、合作、辐射”三大圈层科技创新格局

会上,盛军以“核心、合作、辐射”三大圈层总结规划了云南农大2018年科技工作重点,他表示,学校将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室为平台,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创新能力强劲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圈层”。依托院士工作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锁定院士专家、海外精英等人才、领军企业、一流实验室等机构,共建研发中心、组建联合课题组等多种柔性合作方式,构建汇集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二圈层”。以服务重点产业、脱贫攻坚地区为两个重要抓手,围绕大生态、大数据、大健康、大品牌和大开放农业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优质稻米、热带亚热带玉米、核桃、茶叶、畜禽、蔬菜、中药材等重点产业,以分子辅助育种、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业和生物制造技术、农业大数据开发与应用等关键技术,形成先进技术向高新技术企业转移转化,先进适用技术向贫困地区转化,昆明、普洱、大理、文山等多个科技成果产业化高地隆起的辐射圈,构成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三圈层”。

“三大圈层”科技创新布局,将从平台、机构、流程、队伍、激励评价机制到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等多个方面发力,深化科技机制改革,让推动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有获得感,全力投身科技成果转化事业,不断推出和整合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开创一流科技、一流产业、一流转化的科技工作新局面。

相关链接

云南农业大学2017年主要科技成果简介

1、魏红江团队:基因编辑与体细胞克隆技术

建立了以猪为主的高效且稳定的动物基因编辑和体细胞克隆技术体系,开展异种器官移植、人类重大疾病小型猪模型、基因功能验证等研究。先后获得了转绿色荧光蛋白和Leptin蛋白的转基因克隆猪,利用TALEN技术获得了敲除MSTN基因的克隆羊、敲除P53基因(P53KO)的克隆猪和敲除P53基因后同时转入C-Myc和H-Ras两个基因(P53KO/C-Myc/H-Ras)的克隆猪、敲除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基因(GTKO)的克隆猪以及GKKO/hCD55/hCD59三基因操作克隆猪,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了敲除PERV、DMD、GHR、LDLR以及GTKO/B2MKO/CIIAKO基因等多种克隆猪。克隆了超细绒山羊、种用杜泊羊和萨福克羊,获得了敲除MSTN基因的克隆羊。通过家畜成纤维细胞基因库保种,克隆了云南濒于灭绝的优秀地方品种乌金猪(黄毛系)。

2、朱书生团队:三七林下有机种植技术

根据物种多样性相克相生原理,深入研究树种与三七之间互作关系,阐明了云南松和思茅松与三七及微生物间的互作关系,解决了三七连作导致坏死和枯萎的难题,构建了针叶林下三七生态种植技术,实现了三七林下生态种植,解决目前三七安全性和品质欠佳的问题,缓解目前农田无地可种的局面。在森林资源丰富的贫困山区开展林下三七生态种植的试验示范并培训专业人才,辐射带动云南省森林资源丰富地区林下经济的发展,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3、和劲松团队:微酸性电解水食品质量控制应用技术

与浙江大学、旺旺集团、昆明天天向上营养快餐有限公司合作,针对不宜热加工食品/农产品(果蔬、水产品、野生菌、米线、生食火腿片等)鲜食或贮藏保鲜中的微生物控制难题,利用微酸性电解水(SAEW)这一新型、绿色的非热杀菌技术,开展SAEW杀菌动力学机制研究,基于系统论与协同论,结合超声、中温热烫、超高压等技术,开发新型协同杀菌技术,通过核心装备创制与集成,实现工程化应用,完成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开发创新、工程应用创新。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4篇,制订国家标准1项。项目关键技术在省内外企业得到应用,近三年实现经济效益10亿元以上。

4、鲁绍雄团队:宣和猪新品种

宣和猪是针对优质猪肉市场需求、区域养猪及宣威火腿产业发展需求,解决“华夏三大名腿”之一的宣威火腿长期“有腿无猪”的问题,以云南农业大学鲁绍雄教授团队为技术依托,由云南农业大学、宣威市畜牧兽医局等多家单位联合攻关,以乌金猪和长白猪为素材,集成应用现代猪育种技术,在育种素材选集、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基础上,历时13年育成的我国第一个火腿专用原料猪新品种。

5、覃鹏团队:水稻和糯小麦新品种

培育出3个水稻新品种和一个糯小麦新品种:优质香米新品种滇禾优34(滇审稻2013013),突破育种技术和种质创新,第一个达国家优质米的滇型杂交粳稻品种,米质优、香、软,已在云、贵、川等地大面积推广;最新优质香米品种滇禾优615(滇审稻2017017),最新产品,口感最佳,食味好,米质优、香、软,已在云、贵、川等地示范推广;抗病最好新品种滇禾优55(滇审稻2015019),抗病性强,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丰产性好,外观品质好,适应性广,已在云、贵、川等地示范推广;滇麦2号(滇审小麦2017001号)),云南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糯小麦新品种,高产、高抗、品质优,不含直链淀粉,已在保山、曲靖、临沧等地示范推广。

6、刘涛:药用植物和辣椒新品种

云南丰富的中药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环境,成就了“云药”的独特性。但由于中药材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技术密集型行业,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均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其中中药材品种的缺乏问题一直是制约我省中药材产业向更广范围、更深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多年来,云南农业大学与多家中药材种植企业共同合作,持续开展了新品种选育工作,在近2年来共选育登记滇重楼新品种5个,黄精新品种2个,草乌新品种3个,玛咖和石斛新品种各1个,并对选育新品种进行推广。鉴于辣椒产业在云南省农作物中的重要地位,采用经典的三系配套选育技术,共选育出3个辣椒新品种。

7、董扬团队:大型真菌(蘑菇)基因组——“云菌基因组计划”

我国蘑菇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特别是云南的野生蘑菇多样性非常高。蘑菇作为纤维素水解酶的来源,广泛用于生物能源领域的研究,随着基因组学的崛起,蘑菇研究从分子层面向基因组学层面深入。团队于2016年启动“云菌基因组计划”,完成了107种云南常见可食用野生菌基因组,2017年收集了400余份云南野生蘑菇样品进行系统鉴定和测序。计划在2018联合吉林农业大学、中国国家基因库,启动“中国大型真菌(蘑菇)基因组”,完成2000-3000种大型真菌基因组测序,从进化、形态发育、共生(寄生)生态、有效成分等角度探讨多个科学问题、建立中国大型真菌大数据库。

8、杨文彩团队: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计划

机电工程学院、大数据学院、水利学院致力于智能现代农业装备的研发,围绕“农业部十三五农业科技发展规划”、“云南省高院特色现代农业产业规划”等对重点产业的布局主要开展特色经济作物、畜禽规模化养殖和主要粮食作物关键环节智能装备技术研发,以实现果树水肥一体智能化灌溉,蔬菜工厂化育苗,针对三七标准化育苗模式,突破三种技术、研发两种装备、试制一种装置;对畜禽养殖环境实施信息感知与动物精细养殖管控,研发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智能装备;拟突破适合云南黏重土壤的薯土分离技术,研发适宜丘陵山地的轻型马铃薯播种机、马铃薯挖掘机和玉米精量播种机、青贮玉米收获机、青饲料切碎机。

9、秦莹团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计划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传承、保存至今的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生活经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顺应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立足云南垂直立体多样的农业生境,拟用3-5年针对云南已获批的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三大云系列”、“三大林产品”和“四大高原牌”典型区域的农业文化遗产,开展传统农业的耕作技术与经验、生产工具、生产制度、农耕信仰、云南特有农作物品种和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利用研究。将出版一系列专著论文,培育一个以中青年为主、校内外整合的研究团队,探索一种云南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申报模式,搭建一个为地方农业文化遗产服务的平台。

新闻链接:http://xw.kunming.cn/a/2018-01/11/content_4923421.htm

图片

作者:

图片:

编辑:李莉

上一条:昆明信息港:云南发布核桃产业创新成果 “核桃酸奶”常温下保质期长达1年
下一条:春城晚报客户端:鲜美!这技术能让大家吃到更鲜的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