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人选名单,我省昆明理工大学洪云、云南农业大学张东艳2名教师,云南大学何永群、文山学院朱翠娟等15名毕业生获此殊荣。为鼓励和表彰在基层就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贡献青春力量,省委教育工委公布这17个典型案例,宣传推广学习。
01 扎根就业教育二十四载 潜心护航学生成长成才
昆明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 洪云
洪云,女,汉族,1974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1999年开始从事就业工作,至今24年,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就业教育帮助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坚定学生基层就业的信心和决心。深入辅导过2万多名学生,辐射影响20万毕业生,直接指导和促成5000多名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洪云同志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分别构建了“行业中心论”的方法论和“课程+实践活动+个体咨询”的全方位就业教育体系,为云南省就业教育打造样板示范。开发了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两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得120万人的选课量。她坚持发挥“头雁效应”,不断做好理论研究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为基层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02 扎根基层担使命 甘做就业引路人
云南农业大学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 张东艳
张东艳,女,汉族,1973年8月出生,云南腾冲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云南农业大学就业与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她长期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扎根在基层一线,甘做就业引路人,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工作中提炼出具有云农特色的“滴灌式”就业创业教育模式,打造“立体式”就业创业品牌活动,探索“个性化”的“三个一百”重点帮扶模式。
多年来,在张东艳带领就业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全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比例稳定在60%以上,特别是在农林牧等行业有较大影响力,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她个人也先后荣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部级奖项20余项,获专利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篇,主编教材2部、副主编教材1部和出版专著3部。
03 奋发进取强素质 扎根基层育新人
文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 朱翠娟
朱翠娟,女,汉族,199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文山市追栗街镇中心学校教学副校长。她来自云南宣威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父母双方都是残疾人,母亲右肢瘫痪,父亲语言综合残疾。2009年,父亲在采石场打工受重伤,丧失劳动力。大学4年,她累计做兼职8份,除了负担自己的生活费外,还给上大学和高中的弟弟寄生活费。她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成绩优异,2015年荣获“第十届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
2015年毕业,她考上教师岗位,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当好校长助手。其教学成绩在文山市名列前茅,不断创新基层工作方法,提升乡镇教学质量,带领骨干教师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申报州级课题顺利结题,累计获国家、州、市、校各级各类奖项47个。朱翠娟同志奋发进取、扎根基层,为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04 心系乡亲 扎根乡村 忘我工作 无私奉献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毕业生 张玉东
张玉东,男,汉族,199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拥翠乡卫生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他立志报考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国家项目,决心毕业后助力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为使父老乡亲快速脱贫致富,他自愿分配至地处偏远、道路崎岖、距离县城40公里、医疗条件较差的南涧县拥翠乡卫生院。工作中,他坚持用新时代人民好医生的标准努力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为家乡乡村振兴事业建立新功。疫情期间,他与乡亲们风雨同舟,并肩作战,在舍小家顾大家的60多个日夜中圆满完成疫情防控任务。他带领卫生院的党员克服山高、谷深、坡陡险阻,努力将健康中国的幸福种子播撒至全乡86个自然村。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扎根乡村、服务乡民、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初心使命,让美好的青春年华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05 把创业梦想写在云岭大地上
云南工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生 杨志国
杨志国,男,汉族,1994年3月出生,本科学历,现任云南骑宜骑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曾荣获“第十一届云南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寻访2017年大学生创业英雄活动创业英雄百强”等荣誉,2021年被选举为昆明市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会委员。
他毕业后在嵩明县注册云南骑宜骑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县区及乡镇智慧出行提供服务,目前项目已覆盖20余个乡镇,累计投放30000余辆共享电动车,用户量超400万人,年营业额达2亿元,带动项目所在县域等基层单位400余人就业。创业以来,他一直以高度的责任感回报社会,在母校设立“骑点”助学金,累计帮助100余名困难学生顺利毕业,设立“一分钱”公益基金(用户每支付一单,即抽取1分钱注入基金开展社会公益),为立志在基层建功立业的新时代青年树立榜样。
06 雪域高原绽放“格桑花”
玉溪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毕业生 杨曌
杨曌,女,汉族,199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公塘乡中心小学党支部组织委员。毕业到西藏任教后,她克服重重困难迅速完成了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合格乡村教师的转变,始终对标“四有”好老师,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肩上扛着责任开展工作,至今已在当雄县公塘乡中心小学任教近6年。
在海拔4300米的雪域高原上,杨曌的青春曲线不断向上攀升: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学校的党支部委员;她担任语文教师,用心用情用爱陪伴两个班98名少数民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她深刻领会新时代西藏基础教育的核心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促进民族交融贡献教育力量;她潜心钻研业务,筑梦乐教善教“燃灯”的脚步不停歇,教育学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育人成效明显,曾获当雄县“优秀教师”等荣誉。
07 扎根雪山峡谷 绽放青春芳华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毕业生 杨章初姆
杨章初姆,女,藏族,1991年1月出生,共产党员,本科学历,现任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东旺乡人民政府副乡长。曾先后被提名为迪庆州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工作队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2020年被授予云南省全省脱贫攻坚奖“扶贫好村官”称号、2021年5月被授予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基层是青年干部发挥才干的广阔天地,也是青年干部锻炼学习的‘大熔炉’。”“只有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只有爱基层,才能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杨章初姆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毕业8年以来,她一直在农村乡、村级基层岗位工作,在高原边远艰苦地区驻村,在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涉藏维稳一线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身体力行地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精神,不渝践行“90后”的使命与担当,为人民群众更美好的生活凝聚青春力量,绽放青春芳华。
08 以青春之我 逐华夏之阳
红河学院商学院毕业生 杨荟
杨荟,女,汉族,1996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和夏阿瓦提镇综治中心干部。自工作以来,她始终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脚踏实地,履职尽职,在基层工作中表现优异:一是发扬实干作风,帮群众干实事好事。开展各类“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7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实事困难400余件。二是抓农业生产,切实帮助农民增收。积极牵头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术培训20余次,带领村民新定植313亩8300余棵杏李,补植补造157亩2000余棵桃树,开展果树提质增效190余亩,使村民人均增收达2000元。三是抓疫情防控,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动员50多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利用4天时间组织志愿者将挂果的115亩西梅采摘完,总计销售50吨创收50余万元,为群众排忧解难。
09 苦在当下 赢在未来
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毕业生 熊开龙
熊开龙,男,苗族,199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县和平镇红星村党总支书记。2016年7月从云南财经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他,放弃在大城市发展的机会,投身到家乡建设事业中,同年被和平镇人民政府聘请为项目技术人员后,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扎实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管理、村组道路硬化等工作,在和平镇157个自然村都留下他的脚印。他任劳任怨,舍小家为大家,时刻为老百姓的利益奔走在前。2020年,熊开龙当选红星村党总支副书记,2021年当选红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担任党总支书记以来,他带领打造“一村一品”,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余元,突破村集体经济自营收入为零的局面。疫情防控期间,熊开龙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卡点承担外防输入的值守任务,为织密疫情防控网格作出了贡献。
10 禁毒戍边战将 热血洒给南疆
云南警官学院法学专业大队毕业生 武承鹏
武承鹏,男,拉祜族,1992年12月出生,2015年9月入警,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孟连县公安局娜允派出所禁毒中队中队长。武承鹏到娜允派出所报到的第一天起,就与禁毒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8年。8年来,他总结提出了“严打高压穷追猛打,打点、破面、追上线”“以人为本形成合力,宣教、巩固、促转化”的“两大步、六举措”的打零收戒工作法,侦办毒品案件236起,缴获毒品318公斤,收戒吸毒人员1415人,将220名毒贩送上了法庭。他推行吸毒人员“感化教育、康复身体、生产就业、脱贫创收”的动态管理办法,自2016年以来,联合政府部门、基层党组织等积极帮助戒毒人员就业,主动为近百名吸毒人员成功戒除毒瘾,帮助戒毒成功者就业创收,回归社会,为守护边境安宁贡献了他的禁毒力量。
11 扎根边疆 不负青春韶华
昆明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毕业生 刘廷龙
刘廷龙,男,汉族,1996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就职于新疆莎车县永安片区管委员会,一级科员。在校学习期间,他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学习努力,成绩优异,专业知识技能过硬,毕业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到边疆基层就业。在新疆莎车县工作期间,积极向所在乡镇党委班子谏言献策,发挥所学专业特长,为村民拍摄“全家福”“笑脸墙”、就业宣传片,制作当地骆驼特色产业宣传视频并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播出,有效动员当地群众就业,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观光,打开农产品销路。连续两年作为新疆喀什地区面向其他省份招录高校毕业生宣传片负责人,其作品在全国各大高校进行展播,鼓励了全国各地1200余人报名来到喀什基层工作。疫情期间,他主动留守,在办公室吃住近60天,为该县各隔离点位、社区抽调调配干部,协调解决工作人员及家属反应困难诉求,得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12 坚守初心阻击疫情 维护边境口岸安定
普洱学院体育学院毕业生 黄鹏
黄鹏,男,回族,1996年6月出生,2018年6月参军入伍,同年12月退出现役,随集体转改为人民警察,本科学历,现任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因工作成绩突出,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获嘉奖。2020年3月被云南边检总站评为边检文明使者,2020年12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评为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12月因工作表现突出记三等功一次,2022年被勐康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7月被评为全国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
面对疫情输入的传播风险,边境民警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冲锋陷阵、逆行而上,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持续保持一级勤务状态,奔向没有硝烟的战场。黄鹏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以冲锋姿态,用实际行动坚守好国门口岸、边境一线,以赤子之心守护普洱边境地区的一方安宁。
13 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毕业生 和倩如
和倩如,女,白族,199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老窝镇人民政府派驻团结社区易地扶贫安置点第一书记。先后获得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第八届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等荣誉。
作为大学生村官,她把扶贫当家事,把村民当家人,将党的声音、惠民政策传递到群众心坎上,彰显出乡村振兴中的青年力量。十余载投身公益初心不变,在校时就牵头组织公益活动,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开展共计8000人次“一对一”暖心帮扶服务;驻村后积极参与乡村公益事业,募集爱心资金价值达180余万元。7年扎根一线,用专业知识赋能乡村,通过解决群众贴心事,架起通往乡亲们心坎上的“连心桥”,发展脱贫致富产业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帮扶易地搬迁群众盖起稳得住的“心房子”,以青春之力书写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
14 乡村振兴路上的忠实践行者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毕业生 何永群
何永群,女,汉族,1987年11月出生,云南迪庆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共青团迪庆州委兼职副书记、昆明万溪冲果蔬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何永群上高中时,父亲因车祸致残,家庭成为贫困户,读研期间,为了照顾父亲,她休学返乡创业,养殖豪猪。经过艰难探索,何永群的豪猪养殖取得成功。5年间,培训并带动1465原建档立卡贫困户、3400余人通过养殖豪猪实现脱贫增收。2019年,何永群作为全国唯一创业代表在全国就业创业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言。2021年,她通过云南省委组织部“万名人才兴万村”人才项目,被选派到昆明市呈贡区吴家营街道万溪冲社区,与村集体合作,创办了大中小学生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带领15名大学生扎根万溪冲村,带动20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为村集体创收近200余万元。
15 不负韶华驻基层 以身许党守初心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毕业生 邓成志
邓成志,男,汉族,199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林业和草原局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邓成志同志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立场坚定、信念坚定,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时刻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毕业5年多来,他一直扎根基层,积极主动驻村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在担任驻村书记、扶贫工作队长等职务期间,主要从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林业产业发展等工作。
他是目前巧家县派驻时间最长的驻村第一书记,也是一名优秀的致贫原因分析员、帮扶措施策划员、扶贫信息传递员、惠民政策宣传员、产业发展规划员,他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由于工作能力突出,成效显著,他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高度评价,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16 扑下身子做产业 沉下心来建乡村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毕业生 张可
张可,男,汉族,198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现任汉中市南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主任、汉中市第六届人大代表、南郑区第十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
2015年3月毕业的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贫困的家乡,被汉中市作为首届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进入南郑区农业农村局,从事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刚刚走上工作岗位2个月,他主动申请先后担任过两个村的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他提出“引进新型主体带动产业扶贫”的观点,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功引进了五家企业,投资近1000万元,建成猕猴桃、大闸蟹、青虾种植养殖基地和茶叶扶贫示范园,使全村茶园面积达到1700亩,实现户均2亩茶、人均10棵果树,解决了全村乃至全区近800户茶农夏秋茶资源无法利用的问题。个人事迹先后在《人民日报》、学习强国、CCTV10、陕西新闻联播等媒体报道,在省市县各级巡回宣讲30余次。
17 弘扬工匠精神 到企业基层贡献力量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冶金化工学院毕业生 王加富
王加富,男,汉族,1991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任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昆钢新区炼钢厂转炉炉长。在学校里就很优秀的他,不断锤炼自己,积极弘扬工匠精神,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入工作岗位后,他仍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爱岗敬业、谦虚好学,把校训“学以致用,德优技高”牢记在心,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扎根基层砥砺前行,在昆钢新区转炉冶炼岗位上结合学校学到的知识技能不断摸索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冶炼过程控制方法。先后两次获云南省职工技术技能大赛转炉炼钢工“技术能手”、三次被公司评为“青年岗位能手”、昆钢劳动模范等。荣誉背后,是一个青年的奋斗史,是一个青年学生听从党和国家的号召到企业基层始终如一坚持做一件事的成长史,他的事迹没有太多辉煌璀璨,却彰显着在熊熊烈焰般的钢水中如火如荼淬炼的精神。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TY-QdMW6jkj_uVa0dRW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