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院部动态>>学院动态>>正文

农学院党委赴澜沧开展“学习时代楷模、践行尚农使命、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

来源: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时间:2022年08月18日    浏览量:

本站消息 2022年8月11-14日,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组织党员教师代表和稻作所部分师生赴澜沧县,循着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的足迹,与当地基层党组织对接交流,考察学习杂交稻旱种、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等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情况,切实践行云农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为推动乡村振兴尽职尽责。学院党委委员、支部书记、党员和师生代表共计2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蒿枝坝院士小院,与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党支部全体党员进行交流,听取相关负责人介绍朱有勇院士在蒿枝坝利用冬闲田进行冬季马铃薯种植、利用旱地荒地进行杂交稻旱种、利用松林进行回归原生态的林下中药材种植等先进事迹。院党委书记李富生、院长李建宾介绍了学院发展情况以及在水稻、玉米、马铃薯、麦类、甘蔗、油菜、中药材等育种与栽培方面取得的成果。双方表示,在时代楷模精神的指引下,努力做好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结合当地实际做好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在杂交稻旱种关键技术示范基地,文建成教授重点介绍了杂交稻旱地种植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在朱有勇院士亲自带领和精心组织下,建立了专业化的栽培技术、专业化的草害防控技术、专业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杂交稻旱种团队,在竹塘乡的蒿枝坝、诺国和哈果吗3个村开展旱地种植杂交水稻,建立优质高产关键栽培技术核心示范区1120亩。示范品种为我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国优金奖的“滇禾615”,该品种也是云南省目前主推的最佳旱地种植的杂交稻品种。当前,水稻正处于抽穗扬花期,风吹稻浪,阵阵飘香,丰收在望,预计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

稻作所文建成教授和陈丽娟教授长期带领团队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全体师生累计到蒿枝坝200余人次,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为乡村振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22年,云南省示范推广杂交稻旱地种植50万亩,成为口粮增加的新增长点,杂交稻旱地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开辟我省口粮增长的新途径,又是我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一个成功例证。

每到一个地方,在与当地党组织对接交流后,党员同志都会非常自觉地在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坚定而热烈,一次一次地感受到思想的洗礼和升华,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党性意识,更加坚定了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坚决用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

图片

作者:康志钰

图片:

编辑:潘伟荣

上一条:烟草学院与云南烟科院联合调研临沧市、大理州“粮烟协同发展”示范项目
下一条:烟草学院深入实习基地走访看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