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消息 3月7-8日,植物保护学院以“植保匠心,甘蓝丰韵”为主题,在耕读教育实践基地举办《劳动实践》课程成果展。


2023级植保三班同学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在6个月的躬身实践中,完成了从土地翻耕、理墒,到育苗、移栽及大田管理等园艺栽培全流程,更通过科学合理的绿色植保技术,打造出零农药残留的羽衣甘蓝生态景观园区。


在23植保同学讲解下,参加成果展的师生了解了羽衣甘蓝的园艺栽培、绿色植保等种植全过程,并纷纷在园区留影、采摘。劳动成果转化区成为全场焦点,学生们将新鲜采摘的羽衣甘蓝制成翡翠色果蔬汁、彩虹沙拉拼盘,更创新研发羽衣甘蓝风味爆米花,把劳动成果转化为健康食品与老师同学们分享,鲜活生动地诠释了"学农支农爱农"的耕读教育核心理念。

本次活动吸引全校超500名师生参与。植保学院院长蔡红表示,该课程立足植保学科特色,创新构建了“植物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全链条育人模式,实现专业知识向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迁移能力培养。植保学院党委书记陈斌对同学们这次成果展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这场《劳动实践》课程成果展,既是现代农业技术的练兵场,更是一堂厚植爱农情怀、传承科学家精神的思政大课。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云南农大植保学子正以大地为纸、汗水为墨,书写着新时代的“耕读答案”,在泥土的芬芳中读懂朱有勇院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