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消息 10月17日,应学校植物保护学院邀请,欧洲科学院院士、丹麦奥胡斯大学高级科学家Gábor L. Lövei教授为学校开展“The use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non-lethal methods in entomology”专题报告。报告由植物保护学院张晓明教授主持,全校昆虫学科相关教师和学生到场参加报告会。

Gábor教授围绕“如何在减少伤害节肢动物的同时有效获取科学数据”这一核心问题,系统阐述了非致死研究方法的应用与前景。他指出,推动非致死方法既是科研伦理的必然趋势,也有助于提升公众科学参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Gábor教授也分析了该方法面临的挑战,如物种鉴定对实体标本的依赖、复杂生境中的适用性局限,以及节肢动物是否具备痛觉的伦理争议。参会学生就自己在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与Gábor教授进行交流,Gábor教授一一解答学生提问,并与师生们深入讨论。
本次报告拓展了师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中的学术视野,传递了“科研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理念,为我校植物保护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