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党政要闻>>党政信息>>正文

余秋雨开讲“生态文明与君子之道”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2014年10月30日    浏览量:

    本站消息 “一场秋雨、一场讲座”是2014年10月29日云南农业大学的关键词。20000多师生热议同一个名字,2000多听众点赞同一个声音,200多学子收藏同一个签名。伴着春城罕见的秋雨,中国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来了。
    下午3点,余秋雨应挚友盛军校长的邀请,走进体育馆副馆。现场2000多名师生报以最热烈的掌声。余先生以《生态文明与君子之道》为题,为农大师生全面阐释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息的秘密所在——不远征、不极端、不失序的农耕文明基因,而这三点也凝结升华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品质——君子之道。

    讲座开篇,余先生就提醒大学生理解文化一定要先梳理脉络,找到历史的关键节点,这样才不会迷茫。他首先从4200年前中华文明跨入成熟文化门槛谈起。中华文明在炎帝、黄帝、蚩尤、尧、舜、禹6位伟大帝王的引领下,成为人类古代四大文明之一,也是至今仍生龙活虎的唯一存在。公元前5世纪前后,中华文明又参与了人类文化智慧大爆炸的“轴心时代”,在秦汉帝国强大的国家力量庇佑下,中华文明发展迅速。公元5世纪,欧洲沉入黑暗的中世纪。而在北魏孝文帝的努力下,中华文明克服诸子百家时期执行力差、包容性弱的不足,摆脱了汉民族的局限性,逐渐走向最辉煌的盛唐时代。充满诗意的长安成为当时世界文化的制高点。美妙的宋词、令人惊叹的元杂剧,宋元时代的中华文明依然灿烂。明清时期文化专制以及文化恐怖主义使得中华文化逐渐停滞与衰退。所以,在海洋文明的侵略下,中华农耕文明在十九世纪受到重创。他强调,文化没有创新引领,再多的繁华都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我们一定要创新、创新、创新。

    余先生认为,中华文明五千年来有过辉煌,有过耻辱,但历经千难万难,她都没有灭亡。究其原因是农耕文明所赋予的生命力。游牧文明、海洋文明都有很强的侵略性,而农耕文明热爱一方热土,祈求国泰民安。正如香港学者所说,中华文明是精耕细作的文明。聚族而居,时有内讧,但绝不远征,这是农耕文明的文化基因所造就的。其二是不极端,走中庸之道。中国文化在天人合一的基本思维下,崇尚走中间道路,平衡矛盾关系,反对麻辣思维和极端行为,这种弹性哲学思维使文明得以传承绵延。其三是不失序。农耕文明给予我们极大的智慧即保持有序,维护伦理,虽允许新旧秩序更替,但绝不允许失序。在有序的状态下,中华文明也得到有效延续。不远征、不极端、不失序这三个特点就是中华文明长寿的密码。

    援引20世纪文化人类学家荣格的话:所有的文化最后都沉淀为人格。余先生庄重而自豪地说,中国农耕文明本质上是生态文明,她赋予中国人一种品质,即君子之道。世界上有的民族的理想    人格是英雄,有的是先知、有的是绅士、有的是骑士、有的是浪人、有的是牛仔,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孔子没有给君子下定义,而是智慧地采取了边缘切割式定义给君子树立了对立面——小人。君子之道的核心是德不是利,要“利人利他利天下”。正所谓“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是看着上面的道德,小人是看着脚下的物质占有。君子之道在外部形态表现为不悲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要用微笑坦荡地面对所有困难和挫折。最后,孔子又设定了一个阀门——君子之耻。这是一种耻感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标准掌握在君子内心。但耻感也不能无限扩大,“不耻”也是孔子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关注了这三个层面,君子之道就完成了。余先生谈到,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创造自己的生命,只有守住我们的人格,秉持君子之道,我们才能成为混乱的世界当中的一缕阳光。
    盛军校长在总结时代表师生真挚感谢余先生。他说,先生在四个小时中坚持用站立姿势作报告,为农大师生带来了精神文化盛宴,也让师生感受到先生人格魅力和中国文化的亲和力。余先生的一言一行是我们大家的表率,他是一个响当当的中国人,是大家都喜爱的学者。让我们在这个时代,以先生为范,讲好中国故事,唱好中国声音,筑牢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余先生还现场回答了农大师生感兴趣的问题。期间,余先生思维清晰、妙语连珠,丰富传奇的人生经历折射出人生的大智慧,获得师生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报告会后,余先生还为200名师生代表签名留念。

    余秋雨先生的讲座在农大师生四个小时的守候中结束,但大家仍在现场久久不愿离去,“秋雨”热在农大升温。白老师在微信朋友圈中写到,先生从文化苦旅谈到君子之道,讲述了一个行者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跋涉寻觅生命的意义,体验感悟人生真谛的故事。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做事之道,为人之道。杜老师说,与余秋雨零距离接触,享受文化大餐,先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阐述了生态文明与君子之道。喜老师谈到,秋雨之后听秋雨老师谈文化,震耳入心。马诗雨同学说,整整一个下午,太值了,受到文化的熏陶是最重要的。周政彪激动地说,讲座很震撼,从历史的角度看人格理想,最终谈到中华民族集体人格的提升,忽然觉自己有很多值得提升的东西。

 

 

图片

作者:李莉 陈智鑫

图片:

编辑:

上一条:中国致公党云南农业大学支部举行换届选举
下一条:纪委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及中纪委四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