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消息 近期,学校青年教师杨静博士在弓形虫致病免疫机制和疫苗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微生物学领域权威期刊Microbiome(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5.5,五年平均影响因子19.4)上。
弓形虫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宿主范围广泛的人兽共患寄生虫,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温血动物,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感染弓形虫。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感染弓形虫常引起致死性肠炎、脑炎及新生儿流产,其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口感染被包囊污染的食物,肠道屏障对于感染的建立和寄生虫的增殖至关重要。弓形虫的感染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与代谢,从而进一步影响弓形虫病的发展进程,然而其潜在的机制尚不清晰。该团队首次联合使用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技术,系统研究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的基因工程弱毒疫苗虫株感染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与变化、微生物代谢动态变化,并关联分析微生物群落及相关代谢物。通过粪菌移植技术发现,弓形虫病的严重程度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且弱毒虫株感染会引起肠道中乳酸杆菌、拟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并证明肠道菌群相关代谢物α-亚麻酸能通过降低促炎因子的表达,减轻弓形虫感染引起的致死性肠道炎症。该项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弓形虫致病免疫机制,并为α-亚麻酸在临床上用于弓形虫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学校动物医学院为论文独立完成单位,动物医学院青年教师杨静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动物医学院江康峰副教授和李小兵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云南省畜牧学重点支持建设学科项目和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的联合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