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科学研究>>成果展示>>正文

朱有勇院士主持的国家973计划项目通过成果鉴定

来源: 本站原创    时间:2012年04月11日    浏览量:

 

    本站消息  2012年4月10日,由云南省科技厅主持,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对我校朱有勇院士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物种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进行了鉴定。
    鉴定会专家组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朱作言院士担任组长,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院士担任副组长。李文华院士、盖钧镒院士、程顺和院士、李玉院士、周俊院士、孙汉董院士、陈剑平院士、吴孔明院士,以及云南省农业厅巡视员汤克仁研究员、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孙海清教授、云南省农科院院长黄兴奇研究员、云南大学副校长张克勤教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副所长王文研究员担任专家组成员。科技厅副厅长关鼎禄主持鉴定会并讲话。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盛军出席会议并代表学校讲话,常务副校长吴伯志出席会议。项目组成员华南农业大学骆世明教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陈万权研究员、云南农业大学李正跃教授等参加了鉴定会。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主持人朱有勇院士的成果报告,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一致同意通过成果鉴定。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针对我国西南地区气象特点和生物灾害频发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并阐明了物种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应用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成果主要创新点在于阐明了降雨高峰与病虫发生高峰的叠加规律,并利用物种多样性优化配置消减叠加效应,显著降低病虫危害和促进增产;明确了物种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基本原理,利用物种多样性时空合理配置等方法,凸显了物种多样性对病虫害稀释阻隔及相互制约等生态功能,有效地减缓病虫害流行;探明了物种根际互作过程的主要机理,并利用物种合理配置促进营养利用,增加生物固氮,增强作物抗逆性;集成物种多样性时空优化配置要素,构建控制病虫害促进增产的技术体系。
    该成果获专利授权16件,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203篇,其中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2篇,SCI收录67篇,建立技术规范14项。2007至2010年在西南地区累计推广8500多万亩,并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科技增粮重大推广技术措施,为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基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的支持。研究思路正确,方法科学,技术路线合理,数据翔实,为应用生物多样性促进粮食安全提供了成功范例,国际上尚无类似系统和规模化的成功研究,并建议进一步加大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成果鉴定会现场

 

 

朱有勇院士作成果报告

 

 

出席鉴定会的专家、领导与项目组成员合影留念

图片

作者:严明杰

图片:

编辑:

上一条:《云南日报》:物种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结硕果
下一条:学校组织召开2012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申报培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