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校园活动>>校园建设>>正文

【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机电工程学院:打造党建与人才培养“双引擎”融合动能 为聚焦实现“院办校”改革目标任务而奋勇前进

来源: 机电工程学院    时间:2022年12月01日    浏览量: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职工65人,中共党员43人、教授9人、副教授31人、博士16人、省级以上人才9人;开设6个本科专业、4个农业工程一级硕士学科、1个农业硕士学科,研究生、本科、专升本学生1670人。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学科专业发展,致力于培养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素质“三农工匠”。


一、加强政治引领思想指导,打造一流“党建效能引擎”

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党委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委教育工委和学校党委关于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结合学院发展实际,对标对表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着力从基本教育、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等入手,健全完善学院党建工作体系,实现党建工作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在认真落实学校党建工作要求和具体创先争优活动中,学院党委科学制定党员分类管理办法,把党支部建在系上,创新实行党建“三双”工作法:即“党建思想”“学科专业内涵”互融互促同频共振;“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同步培养、“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发挥。注重在教授和优秀博士中选任有扎实学科专业知识和丰富党建工作经验的“双带头人”担任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和支委,推动党建与教学两个轮子一起转,促使党员教师在党建和学科专业建设两个“战场”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通过扎实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学院整体面貌有变化、精气神有提升、工作有干劲,党员队伍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动”了起来,党支部、系(所)、办公室等组织机构“实”了起来,重学习、强基础、提质量、增效能、谋发展等工作作风“转”了起来。学院分别于2018、2019、2021年度获党风廉政建设优秀、领导班子考核优秀;电气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于2021年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并推荐申报2022年省级先进党支部;研究生党支部于2018年和2020年、2021年获评校级“样板党支部”和省委教育工委选树“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2022年度被推荐申报“云岭先锋红旗党支部”,并在昆明主城片区高校党建联盟“擂台比武”活动中勇夺第一名。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陈蓉被培养成为全国创新创业优秀博士后、第一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获得者、全国未来女科学资助项目入围者、“十佳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优秀就业先进工作者、三下乡先进工作者。

学院坚持党风带领学风建设,优化学生工作队伍,全面加强学业预警、四六级与考研指导等工作,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学风全面改善。2023届本科生四级过级率达到28%,超过学校任务3个百分点,考研意向学生达32%。连续多年在全国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云南省挑战杯科技作品赛、数学建模比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屡创佳绩。2022届初次就业率达到83%,研究生就业落实率实现100%,升学率比2021届增加一倍,本科生就业群体中升学、协议及合同就业率合计达到93%,实现了高质量就业。2021年、2022年先后获“学生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优秀易班共建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强劲“人才培养引擎”

学院党委以师德师风建设、课程思政建设、耕读教育和劳动教育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建“三联四带五育人”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工作机制:即教工支部与学生支部“联建、联动、联解”,以“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带领师德师风建设,以“德、智、体、美、劳”实现教书育人和“三全育人”。党委带领全院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亮身份、做表率、扛责任,探索党员教师“精益育人”工作模式。党支部对标“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聚焦学院中心工作,创新育人体系。党员教师积极承担专业技能大赛教练团队、人工智能机器人大赛团队、校级教学团队的各项重大任务,面对挑战,敢于亮剑、敢于挺身,用党员楷模影响感染身边的学生。学院教师积极参加高校教师教学比赛,荣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参加校级教学比赛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学院党委倡导全院教职工开展“五个一”工程:即读透一本教课书籍、讲清一门本科课程、做好一个研究方向、稳定一个机电行业合作伙伴、服务一个农业企业。依托省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平台,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云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为支点,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重点”的理念,严格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引导教师坐住冷板凳、研究真问题、争做“大先生”,形成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学业导师协同育人机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院在近几年先后荣获云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并推荐申报国家教学成果奖,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7项,云南省一流课程建设项目1项,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25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3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重点培育项目校级立项5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校级立项6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项,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项。


三、深度融合新工科新农科,打造涉农特色工科学院

作为云南省农业工程学科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校工科学院,作为云南省农业工程学会、云南省农业机械学会的副理事长单位,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深度融合,积极创建涉农高校特色工科学院。学院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培养能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相关领域,从事农业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及相关机电产品研发、设计、制造、性能检测与故障诊断、选型配备及农业节能等方面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自学校召开第七次党代会以来,学院致力于培养新农科新工科融合型高素质人才,累计毕业本科生3600多人,研究生250多人。全院师生分别在新工科与新农科交互融合领域获得突破性和影响力的国家级奖励12项、省级奖励26项、校级奖励98项、全国人机器人大赛三等奖、智能农业装备大赛一等奖及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和技能大赛奖100多项。学院先后获批云南省高校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装备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教育厅作物模拟与智能调控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农业机械化及智能装备导师团队。2022年智慧农业学科入选云南省一流学科培育计划。学院当前获农业农村厅推荐申报农业农村部“西南地区玉米全程机械化基地”;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获批云南省一流专业建设;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新专业申报通过教育部专家评议。

近六年来,学院郭关柱教授、杨文彩教授等7人入选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和产业创新人才等各类省级人才。2021年和2022年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其它各类科研项目36项,连续两年为牵头单位实施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补短板项目,在研科研经费突破1千万。近年来主持获得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参加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获得专利31件,开发了玉米收获机、三七播种机、蔬菜播种流水线等农机具20余台套,为打造涉农特色工科学院、服务地方农业机械化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四、以“三种精神”培铸“三农工匠”,助力乡村振兴

学院党委坚决拥护学校改革发展的战略大局,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增强意志,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学习时代楷模精神,提升品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赓续中华耕读精神,立德树人,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作用。全力支持和融入学校重点工作,参与学校重点科研平台、重大科研专项、澜沧县科技扶贫的重大工程和任务等。

近几年来,学院师生踊跃参与脱贫攻坚和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教研管理、社会服务活动,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党委领导、支部建设、教师成长、学生成才的有机融合,相得益彰。每一位党员自觉用党章、党纪规范自身言行,成为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服务社会的有力践行人和引路人。为服务乡村振兴,帮扶农民科技增收,学院师生依托“三区”科技人才项目等,创建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高尚情怀的高素质“三农工匠”团队,在全省大力开展果树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以及智慧农业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工作。具体解决了永胜县软籽石榴种植区域优质果率低等技术问题。近五年学院师生通过科技帮助农民增收3200多万元。


五、把握“院办校”试点契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机电工程学院于2022年7月被学校列为七个“院办校”试点改革学院之一,学院党委充分认识到这是学院学科内涵建设、专业建设跨越发展的关键契机,是创建团队、创建平台整合、凝聚、发力的加速契机,是申报大项目、形成大成果的酝酿、准备、突破的转折契机,全体师生必须警醒起来,进一步增强凝心聚气、共谋发展的共识,在党的建设、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锐意进取、创先争优。当前,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教师结合自身岗位任务,对标对表梳理“院办校”试点改革和“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目标,形成了任务书、时间点、路线图,“院办校”基本指标、改革指标和突出贡献指标稳步推进并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面对未来,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事业,机电工程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抓住“院办校”试点改革的良好机遇,全面推进学院内涵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机电工程学院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图片

作者:

图片:

编辑:潘伟荣

上一条:【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经济管理学院:厚德经邦 强农兴农
下一条:【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建筑工程学院:继往开来 砥砺耕耘 全力打造具有匠心精神的高水平建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