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们连续播出了“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扎根边疆村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事迹。他的感人故事,让农业科研工作者们既感亲切又倍感骄傲。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刘屹湘说:院士感慨当地老百姓非常的质朴,对我们很真诚,深深地觉得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让他们脱贫。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生叶辰说,朱院士对工作一丝不苟,每次乘车十四五个小时到达蒿枝坝,第一句话就是,带我到地里看看,每一次采样分析结果出来,他都要逐一查看数据,准备试种冬季土豆时,他不慎扭伤了脚,可仍然事事亲力亲为。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博士生叶辰说:跟他说不用去地里了,我们把环境样品,采点土样回来给他看,他还是不放心,他就找了一根木杆,杵着那根木杆一瘸一拐地在田里面这样走。
蒿枝坝的土地上留下了朱院士的无数足迹,山林间更是少不了他的身影。他把自己研发的“林下种植三七”专利技术无偿分享给村民,带领团队手把手教大家排沟、理墒、育苗、种植。
三七非常容易生病,甚至被雨水直接淋到,都有可能导致根部腐烂坏死。一般情况下,农户需要撒农药,可这又影响药材的品质。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生物多样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成云说:特别有意思的就是,这种松针里面有天然的有机物,可以抑制三七的病原菌的生长,松树为三七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生长条件。
这项技术为中药材提质增效与林下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与范本。无农药的天然有机三七市场价格也很高,蒿枝坝小组今年种出来的三七一公斤可以卖到8000元,村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大家纷纷参加朱院士开设的技能培训班,1445名乡土人才为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欢乐的山歌再次回荡在蒿枝坝,朱院士填写了新的歌词,这里已是他的第二故乡。
这首《蒿枝坝的花儿开了》村民爱唱、扶贫队也爱唱,歌声为每一位农业科技研究员注入了无限动力,科技扶贫大家信心十足、斗志昂扬。
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帅说:朱院士时常对我们说一句话——学农爱农,扎根大地。所以我们把研究应用于广袤的田野之上,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千家万户里面开花。
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龚加寿说:前辈力量,吾辈当勉。我们云农学子要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向他学习。
云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杨宽:我们要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造福更多的百姓。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4iOlIz_Tks-kASWT60Ye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