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报纸>>正文

光明日报:云南对口培养飞不走的乡村“凤凰”

来源: 光明日报    时间:2022年03月16日    浏览量:

在云南许多高校、省级医院和科研院所,一些操着云南各地方言、带着浓浓乡土气息的中年学生、医生和教师,时常穿梭在教室、病房和实验室之间。他们是谁呢?

为了家乡 再当学生

“我们乡卫生院医疗技术很差,连急性阑尾手术等简单的外科手术都做不了,因为没有手术室,也没有会没有做手术的医生。全院只有我是中级职称,老本不够吃,需要来充电提高医术水平。”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阿得博乡卫生院院长尹可盈告诉记者,她目前在省第一人民医院研修了3个月。

“我老家的辣椒口感好,正在发展辣椒产业,可是没有加工,价值低,我想学习市场营销,把家乡辣椒的品牌打出去。”来自云南会泽县乐业镇农科站的陈锐说,他年前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现在又回母校研修辣椒种植技术。

2021年9月,尹可盈等220个学员告别家乡,走进了云南大学、云南农大、省第一人民医院等28家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研修学习。他们是云南省委组织部牵头实施的基层人才对口培养计划第8批学员。 2014年以来,云南每年从县乡教育、医疗、农科等单位选派300名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到省级对口单位进行1年全脱产研修,经费由省财政保障,7年来为基层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55名,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基层专业化人才队伍。

2021年11月22日,在省级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农大基层人才对口培养学员李金祥从头到脚穿上防护衣套,一丝不苟地和实验室老师们一起做红细胞凝集实验。他来自云南红河州屏边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他开心地说对记者说:“我做梦都没想到我能来那么高大上的实验室做实验,近3个月我来实验室十多次了,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从事土壤肥料工作,要指导农户,要鉴别假冒伪劣化肥,可我没有学过土肥知识和检测技术,很难适应工作。”迪庆州维西县农技推广中心纳西族农艺师和建美不避讳自己的短板。虽已工作21载,但她在云南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学习得热情高昂,在实验室里,她和研究生们一起兴致勃勃地做着各种土壤检测试验。

大学乡村 架桥联通

基层人才们在省城研修,心里牵挂着故乡。国庆放假,尹可盈回到阿得博乡卫生院,给同事们演示了刚学会的心脏复苏操作技术。同事们惊叹说:“你操作得又规范又精确,就像演电影一样!”

哀牢山中的双柏县妇幼保健院长期做不了产科三级筛查,没设备,更没技术,超声医生李航琴很苦恼。现在来省第一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科研修,每天跟着姚利民医生给各种孕妇做B超,很长见识。“我学成回去后,要把三级筛查开展起来,这是我最大的期待!”李航琴说。

基层人才对口培养普遍采取导师+助手的培养模式。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吴咏昕先后当过8个学员的导师。她说:“来研修的基层医生基础薄弱,我们就给他们基础性操作性强的培训,让他们回去用得上。科室办的‘昆华之星’微信公号成为学员联系导师的桥梁,学员们回去后常联系我请教病例诊断。”

“基层人才来研修,能提高技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我喜欢带他们,通过他们能了解基层的困难和问题,所以是双向提高的。”云南农大副校长孙海清说。他也是基层研修人才的导师,每年都亲自指导1名学员。

学成回乡 带动一方

学员们学成回乡,很快大显身手。云南德宏州梁河县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刘定军2015年到省第一人民医院研修。回去后脱胎换骨。“以前我们不敢做脑深部手术,这类病人只能转院,死亡率80-90%。现在我敢做脑深部手术了,几年来做了50多例,病人基本都能活下来。”刘定军自信地说。

“云大附小老师们的教学理念给我冲击很大,我常想,他们为什么教得好?我们的差距在哪里?”金平县第二小学副校长马莲梅说。2020年,她从云大附小研修回乡,在学校推广云大附小先进教学方法,培养教师,填补思政课研究空白,使全校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小升初成绩大幅提升。马莲梅也被县政府聘为教育督学。

学员回乡后,导师们的指导没有间断。2021年11月22日,在云南农大2019级学员、大关县植保植检站付启春邀请下,省农科院经作所研究员赵志坚到大关县讲授马铃薯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了70余名农科人员和致富带头人。今年关县翠华镇金坪村很多李子林成片萎蔫,付启春立马联系请教农大植保学院教授,农户按照教授的方法处理,不到半月,李子树都活了。

送上来,还请下去。为解决基层人才培养数量有限、培养面窄等问题,去年以来,云南开展省级单位人才团队下沉帮扶培养试点,重点向原深度贫困县倾斜。怒江州泸水市一院基础设施薄弱,省第一人民医院赵宏斌等4位主任、副主任医师下沉帮扶泸水一院提质达标,使泸水一院的达标率从70%提升到95%。“我们4人决定明年继续帮扶,直到泸水一院达标为止。”赵宏斌说。

省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伟2020年曾率领一支医疗队援助武汉抗疫。他表示:“要建设健康云南,要实现分级诊疗,就需要基层有大量医疗人才,我们对口培养的基层人才,就像一粒粒种子,回到基层后生根发芽,有效提高了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


新闻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58604c8e72dd4ebf8bd527b9f6abdef8

图片

作者:张勇

图片:

编辑:朱伯钧

上一条:光明日报:“农民院士”与“竹子教授”的甜笋之旅
下一条:科技日报:杂交水稻制种新技术体系 可破解制种高成本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