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下午,由云南出版集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主办,光明网承办的《农民院士》研讨会在北京和昆明两地同步举办。研讨会以视频方式举行,主会场设在北京,昆明设立分会场。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副主任李冬梅,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等在北京主会场致辞,《农民院士》作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春雷视频参会并作创作交流,朱有勇院士本人出席了昆明分会场研讨会。
《农民院士》真实还原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扎根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脱贫攻坚一线,与群众打成一片、用科技的力量带领村民脱贫的历程,讲述了朱有勇院士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果实结在天地间”的工作理念、带领直过民族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故事,是一部致敬时代楷模、书写中国脱贫华章的报告文学作品。该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滇版精品图书入库项目、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项目,目前已正式面向全国发行。
研讨会认为,朱有勇的经历,是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与人民心连心、共奋斗的缩影。该书热情赞颂了坚定站稳人民立场、脚踏实地奋斗、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走到农民群众中去,把科学知识、科技成果运用到贫困地区的千家万户,和全国人民一起走进全面小康社会,对科学家精神进行了文学化、形象化的诠释。
与会专家围绕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主题性进行了深入交流,对本书的创作水准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全书情节紧凑、文笔细腻、生动感人,并对书中传达出的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用心报国、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尚品格表示敬意。
作者李春雷在研讨会上交流了该书创作思路和创作感受,并回顾了他多次在昆明、澜沧深入实地采访的经历与见闻。朱有勇院士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言,代表所带领的团队感谢社会各界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朱有勇说:“我觉得我只是千千万万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者的缩影。这本书贴近我们的生活,里面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经历过的。和我一样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们,把科学知识、科技成果运用到千家万户,具有很实、很接地气的人文精神。我们做了最普通的工作,但通过文学的力量上升到了人文精神的高度。”
据了解,在省委宣传部的有力指导下,云南出版集团肩负振兴滇版图书的重任,致力于主题图书策划出版工作,近年来先后推出了《农民院士》《张桂梅》《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李大钊年谱》《独龙春风》以及《山花怒放》《爷爷的苹果园》等优秀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脱贫攻坚,取得了物质上的累累硕果,也取得了精神上的累累硕果。” 在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的关键阶段,全国第一部全景式展现“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报告文学作品《农民院士》正式出版发行。
《农民院士》真实还原了朱有勇院士数年来扎根农村、科技扶贫,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真正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果实结在天地间”的工作理念,带领直过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是一部致敬时代楷模,书写中国脱贫华章的报告文学作品。该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成功入选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2022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2020年度滇版精品图书入库项目、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项目,目前已正式面向全国发行。
本书是国内唯一一本着力描述了这位“农民院士”响应党的号召,深入基层,运用科学技术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历程,热情赞颂了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与人民群众的骨肉深情,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从一个侧面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阔历史,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农民院士》着力描述了朱有勇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主动到深度贫困地区承担扶贫任务,数年间,他扎根边疆、深入村寨,把所学所得贡献在为群众服务的第一现场,为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培养了1000余位农村技术员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将自己的科学强国梦融入到云岭大地的泥土里,也写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他坚持把解决群众的难题作为学术研究的导向,面对面给农民学员讲课,手把手传授农技知识,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该书虽以朱有勇为原型,实际上朱有勇也是千千万万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的一个工作的缩影。该书热情赞颂的是把平凡的工作变成了脚踏实地、与人民群众紧密相连的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走到农民群众中去,把科学知识、科技成果运用到千家万户,让农民在时代的大发展中和全国人民同步共同富裕起来。
全书情节紧凑,文笔细腻,生动感人,渗透着作者对中国共产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使命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及其意义的深邃思考。
2019年12月2日,中宣部授予朱有勇院士“时代楷模”称号,在脱贫攻坚夺取胜利的关键时期,为了向全社会讲好“农民院士”把论文写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的故事,积极宣传好“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云南人民出版社争分夺秒进行选题策划、立项,并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优秀作者、确定写作提纲、奔赴实地采访获取一手素材,历经三年的精心打磨,该书终于得以与读者见面。
这本报告文学邀请以刻画人物见长的全国著名作家李春雷老师负责创作。从朱有勇院士的知青生涯开始写到乡村振兴的当下,以紧凑的情节、细腻的文笔生动重现了“农民院士”朱有勇的澜沧扶贫故事,全篇从序章开始,尾章结束,共9个篇章,分别为:本是同根生、“嫁给”农业、蒿枝坝、亲亲土豆、遍地都是金娃娃、天作之合、三七的春天、山村的笑靥、论文写在大地上。
据介绍,作者在创作初期多次深入澜沧扶贫一线以及云南农业大学实地采风,他和朱有勇院士同吃同住同劳动、面对面深谈,他们聊满地的思茅松,聊刚出苗的三七,聊连作障碍,聊皂苷,也跟随朱院士的脚步走遍澜沧村村寨寨。与对方有心灵的沟通,有情感的共鸣,从而深入了解朱有勇的成长过程,以及他数十年的科研之路。同时对人物内心、情感、性格、事业追求有较深入的理解。李春雷把他的采风素材写在书本里,所以,才有了书中“赤脚少年”“狗街知青”“狗的朋友”等关于院士成长经历的章节,也第一手记录了院士团队所有扶贫在建项目的珍贵资料,在“遍地都是金娃娃”“ 天作之合”“三七的春天”等这些篇章得以完美真实呈现。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还深入扶贫户家里,和扶贫户对酒当歌,倾听他们和院士的感情,并诉诸笔端。作者注重还原现场感受,精选镜头,以散文笔法,追求文字的质感和表现力,语言灵动,人物传神,营造一种打动心灵的文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