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报纸>>正文

昆明日报:云南农大学子地面上绘就民族美食

来源: 昆明日报    时间:2022年12月08日    浏览量:

壮族的花米饭、哈尼族的炸芭蕉花、阿昌族的过手米线、德昂族的酸茶……近日,这些少数民族美食图案出现在云南农业大学校园的地面上。

原来,这是云南农业大学的学生用画笔将丰盛美味的少数民族美食画了出来。这些画作,在校园里搭起了一条独一无二的民族饮食文化长廊。

一条饮食文化长廊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26个民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云南农业大学师生特别选取了26个世居民族的代表性饮食,将各民族的食俗通过不同的画风展现在师生面前。

这次彩绘活动的指导教师杜娟介绍,除了尽量展现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元素之外,长廊的布设也颇有讲究,从同心亭旁的入口往里,依次按照各民族在云南的人口分布多少来排序。“原来,在云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彝族,我在汉族火锅后面,看到了彝族的坨坨肉。”一名路过的同学表示。

据了解,这是云南农业大学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与校团委联合主办,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共同承办的“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活动”,这条具有农大特色的饮食文化长廊就是系列活动中“饮食文化进校园”的第一个部分:手绘民族饮食食俗。

当天,来自园林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的70余名同学,通过自己的巧思和设计,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饮食文化绘进校园里,让大家既饱了眼福,又通过他们的画作,了解到更多风土人情和饮食文化。

一次生动的专业实践

这些画作的完成并不轻松。从构思、设计线稿、修改,直到定稿,同学们在整个过程中经历了不停地修改、打磨。线稿的确定,就一波三折,“少数民族风俗没有表现准确,改!”“构图不够耐看,改!”“颜色搭配不够吸引人,改!”同学们在头一天设计好线稿之后,就在群里和老师反复讨论、反复修改,才最终将线稿确定下来。

正式绘画这一天,同学们提着油漆、画笔等来到饮食文化长廊,先将地面清理干净,然后根据线稿内容,用粉笔勾出简单的轮廓,再上色。

2021级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刘玉和伙伴画了佤族姑娘与手抓饭。他说最难的是调色环节,“我们想调出高级灰和渐变色,这样能让佤族人物的服饰更加灵动些。”刘玉说。他和伙伴试了无数遍,还向老师和其他小组借鉴,才有了画作的最终呈现。

“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生动的专业实践,更让我对祖国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刘玉来自贵州,在绘画过程中,他不仅学习了手抓饭的制作,还对鸡肉烂饭和凉拌豌豆粉等其他佤族美食进行了一番研究。

考虑到油漆的颜色选择和调色功能受限,不少同学及时调整思路,又用上了丙烯颜料和水粉,让画作呈现得更加鲜活饱满。最终,别致的饮食文化长廊完成了。


新闻链接:https://kmrb-paper.kbit.kmzscc.com/art-21321.html?id=21321

图片

作者:杨艳萍

图片:

编辑:潘伟荣

上一条:云南日报:中国共产党云南农业大学第八次党员代表大会开幕
下一条:科技日报:微塑料,让淡水斑马鱼也很“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