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传真>>报纸>>正文

昆明日报:科技助农兴农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记云南省“工人先锋号”获得集体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昆明日报    时间:2023年05月03日    浏览量:

穿过云南农业大学的校门,在映入眼帘的学校标志性建筑至诚楼里,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就“藏在”其中。

过去几年,这间实验室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累计培养林下三七、中药资源等40余个班3000余名乡土科技人才,将冬季马铃薯、林下中药材、水稻旱作等一批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上千万亩。今年,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被授予云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一代代科研人的劳动精神熠熠生辉。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2015年12月,科技部批准建设运行省部共建的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围绕生物资源保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特色生物资源发掘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乡村振兴等。

实验室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等26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0余件。其代表性成果之一便是水稻遗传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的原理与技术,攻克了稻瘟病防治高度依赖化学农药的国际难题,首次在国际上建立了利用作物遗传多样性控制病害的理论体系。同时,实验室出版《遗传多样性与作物病害持续控制》《生物多样性与害虫综合治理》等专著28部;制定《三七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等国家及地方标准5项,在推动国家和云南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突破产业技术瓶颈等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在缅甸、老挝和中国云南边境区域,实验室建立16个“蔬菜品种多样性暨绿色植保技术示范园”,开展技术培训服务,培训东盟国家技术人员600余人次;立足我国西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优势,面向南亚东南亚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依托“砚山东南亚杂交玉米研究所”与东盟9个国家30多家科研单位及企业开展高产高抗玉米新品种选育技术服务,在缅甸、老挝、印尼等国家审定玉米新品种23个,建设新品种示范基地15个。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针对边疆地区乡村振兴重大需求,实验室积极开展科技下乡驻村帮扶,通过创建“院士专家技能实训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把教案融于技术操作过程,把学习效果落实在学员劳动成果上,手把手教、面对面学,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成云教授于1985年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工作数年后于2004年调任云南农业大学工作,见证了实验室从无到有。“我的主要工作是利用生物多样性原理控制病虫害,每年走进田间地头开展3次至4次科技实训班,从种地初期、中期管理、收成时评比等层面出发,教授农户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各项先进农业知识。”李成云说。

围绕边疆“直过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重大需求,实验室创办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冬早蔬菜、畜禽养殖等院士专家技能实训班,累计培养2600余名“直过民族”乡土人才,助力20余万少数民族群众脱贫,促进上百万农民致富,成为全国科技扶贫的示范样板。李成云说,能看到科研成果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作用、真正帮助农民致富,“我发自内心感到高兴”。

2019年12月,中宣部授予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朱有勇院士“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朱有勇院士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实验室自成立以来,没有一时不以立德树人作根本,没有一刻不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了一大批立德树人、勇于担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教师,先后荣获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云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称号。


新闻链接:https://kmrb-paper.kbit.kmzscc.com/art-28243.html?id=28243&stamp=314

图片

作者:方圆

图片:

编辑:潘伟荣

上一条:新华社:乡村振兴|云南山村水稻旱作忙
下一条:新华社云南频道:云南将实施《生态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