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综合新闻>>校园活动>>校园建设>>正文

【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理学院:党建赋能 激发活力

来源: 理学院    时间:2022年11月25日    浏览量:

理学院自2017年9月成立以来,在学校党委、行政领导下,始终坚持求真务实,认真规划发展思路,创新工作举措,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继续深化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重视公共基础课建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强化专业特色建设,把专业建设与云南农业需求相结合、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应用研究为核心,提升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地方社会经济和科技需求提供人才支撑,学院工作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教师引进、教师管理、课程建设、教材选用、重大学术活动等严把政治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学习制度,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坚持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讨论决策制度及“一把手”末位表态制度。全面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守意识形态主阵地,实现对意识形态工作常态化管理。重视课程思政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制定实施“课程思政,理应有你”结对共建项目,学院现有9门课程入选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按计划完成5个支部达标建设,2人被校列为“双带头人”培育。学院制定《理学院完善和推进领导直接联系服务师生工作制度》等5项师生帮扶方案,督促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员双报到工作,畅通沟通渠道,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院党委紧抓党风廉政建设,在2016、2018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中被评为“优秀集体”荣誉称号。加强群团工作引领,学院工会获得2020年 “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院团委连续2年被评为“五四红旗团委”,学生工作被评为2020年度三等奖。


二、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1.学生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五年内学生从390名增至1271名;从2021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实现了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学生工作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大思政”格局,学院制定《理学院新时期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学明思▪青春奋进”工作方案》,探索学生思想教育新思路。就业工作启动“五维一体”帮扶制度,把全员、全方位指导动员落细落实。着力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在校团委、就创中心支持下,打造数学建模竞赛、化学就业技能大赛、电子信息科技创新作品赛3项校级学科竞赛项目,累计投入竞赛经费16万余元。在师生共同努力下,获批校级学生创新创业类项目50余项;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19项获省级表彰,1项获国家二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12项获省级奖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1项获得省级二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创新创业大赛2项获省级表彰;“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云南省选拔赛1项获得省级三等奖,6名学生评为学校“年度十佳人物”。

2.师资队伍配齐配强,筑牢学院发展根基。学院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教师从56名增加至72名,高级职称由22人增至33人,博士比例由37.5%增至51.39%,具有海外经历教师由3人增至8人,研究生导师由4人增至15人,省级各类人才由0人增至4人,师资队伍大大加强。学院抓好各类别人才的培养、选拔与推荐,拥有云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名,云南省师德标兵1人,云南省教学管理先进个人1人,云南省高校优秀辅导员1人,云南农业大学“四类”引进人才1人。

3.专业学科实现突破,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学院新办化学生物学、生物工程专业2个,专业总数从3个增至5个;2021年应用化学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由D级专业升级为C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省一流专业;新增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学院在承担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整合数理化力量,推动覆盖全院多学科专业的硕士点培育,目前已有材料与化工、应用统计、生物工程等5个学位点获省级立项建设,为2023年正式申报打下扎实基础;省“转化营养工程”博士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校“生物工程Ⅱ类重点学科”已通过中期考核,校“生物与生化ESI学科建设提升重点项目”已正常结题;“转化营养与微生物工程”二级博士点2021年已在学院开始招生。学院以教学工作为重心,全面实施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积极配合学校推进完全学分制改革、分校区教学工作;集中精力开展专业综合评价、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工作,课程考核形式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融合;学院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云南省教育规划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23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9项,入选校级优秀课2门、示范课程1门、一流课程12门;组建黄大年教学团队1个、应用化学优秀教学团队1个;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1项,云南农业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教学比赛获省级二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校级特等奖等奖项10项;发表教研教改论文20余篇;8门课程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占全校入选教材的38%,其中出版的1部英文规划教材是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一本全英文化学教材。

4、科研成果逐渐增加,平台建设取得成效。自2017年理学院成立以来,获批科技项目35个,累计合同经费3284.5万元,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2项,其他项目41项。发表论文128篇,其中SCI论文92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影响因子大于5的SCI论文19篇。申请专利、软著作权20件以上。2018年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2019获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目前学院有2个地厅级科研平台,2个校级教学平台,4个院内科研平台。

5.做好社会服务,推动乡村振兴。学院党委积极做好“挂包帮,转走访”的各项工作,挂钩贫困户已全部脱贫;积极主动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地方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规划项目研究,为乡村振兴找准切入点,先后选派2名干部赴楚雄州姚安县开展驻村工作,围绕生态环境、公共教育及经济发展等建设美丽乡村,通过维护村容、打造花树微景观、帮扶购销特产等方式,带动当地村民创富、改善当地宜居环境,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6次,通过小学支教、科普讲座、绿化乡村等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其中2020年理学院“探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服务团队获得校级“先进社会实践团队”称号。

图片

作者:

图片:

编辑:潘伟荣

上一条:【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大数据学院:党建引领 全面发展
下一条:【喜迎党代会·学院发展巡礼】烟草学院:一流党建引领一流专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