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云南农业大学获悉,学校盛军教授团队发现了云南临沧普洱茶的起源特征,并发表研究论文。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茶叶需求的增加,茶产业快速发展,国内外对茶学基础、茶叶健康功能机理以及新产品开发都加大了力度,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古茶树基因资源以及基因产地特征尚未得到深度发掘和利用,导致遗传育种成本高、茶叶品质不稳定,成为茶产业发展亟需破解的难题。
临沧是世界野生古茶树最多的区域,古茶树资源面积41.31万亩,占云南古茶树总面积的61%,其中野生型古茶树面积33.57万亩598.42万株,栽培型古茶树面积7.74万亩485.04万株,散生单株1.7万株。云南临沧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茶树可能的起源和驯化地,蕴含了丰富的古茶树资源,然而其遗传构成却鲜为人知。
云南农业大学盛军教授和董扬教授通过大规模基因组学分析,证明在遗传特征方面大叶种茶比小叶种茶更加接近野生茶,并且推测大叶种茶起源于云南澜沧江流域一带。盛军教授和董杨教授在临沧市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下,率领团队历时3年时间,对临沧所有普洱茶集中产地和山头开展调查,采集了云南省临沧市8个县区内的101个不同海拔、不同经纬度的27000多份普洱茶样本,共覆盖552个茶园,建立起临沧古茶树和古茶园的茶叶样品大数据库,这些庞大的样本成为研究普洱茶起源、资源分布、品质的珍贵材料。
根据收集的大量茶叶样本,盛军教授和董扬教授团队在植物学领域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在线发表了题为“Whole-genome resequencing reveals the origin of tea in Lincang”的研究论文,揭示了临沧普洱茶起源和进化的基因特征。该研究利用短读长测序技术对1350份不同茶叶基因组,进行了大规模的全基因组重测序。研究发现,依据种群结构,临沧茶树被分为三个亚群,并推断出云县的白莺山古茶园、临翔的昔归和那罕茶山、凤庆小湾镇锦绣山庄均可能是茶树的发源地。另外,遗传多样性分析得出沧源地区茶树群体高的遗传多样性,沧源茶种成为普洱茶选择性驯化育种的潜在资源。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成员雷雅辉和杨凌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盛军教授和董扬教授为通讯作者。此研究获得生物资源数字化项目的支持。通过本研究的发现和解析,有利于深入了解茶树种质资源的演化历程、遗传特征和变异方向,也为茶种基因型等相关信息进行数字化分析、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推进云南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新闻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31310927/rmh31310927